◎朱炜
从1927到2023,历史就这样走过,上世纪的有识之士在莫干山留下的建筑各有特色。以庾村为例,莫干山车站、莫干小学以及文治藏书楼,都是近百年的历史建筑,称得上莫干山的地标,从黄膺白日记中还可找到当年知名建筑师陈植、邓乐、赵照松的名字。莫干山车站现在是莫干山交通历史馆,莫干小学礼堂原址建有莫干山民国图书馆,文治藏书楼如旧可入内参观。所有的设计都是和时间较劲的,为了存在于更长更久。陈植、邓乐之后,吕晓辉,肇启了莫干山民宿乡村设计风,他的工作室也在庾村。
殊不知,紧邻这三处建筑,还隐藏着一栋老房子,原为钱万青宅,也是经过专门设计建筑的。原主人钱万青,名选,曾任武康县建设委员会委员、武康县商会会长,令此宅别具高级感,而星巴克的快速入驻,更使这座建在百年老宅里的咖啡屋,整个莫干·庾街有了换季的颜色。喝咖啡,当然首选星巴克,对于即将开街的莫干·庾街,堪称标配。夏末秋凉里,驱车、骑车或citywalk来庾村星巴克点一杯咖啡,呼吸着莫干山的空气,欣赏着越来越美的树色、街景与星空,有一种物超所值,使莫干山的格调进一步深入人心。而待到冬天飘雪花的时候,庾村的故事也必将因为星巴克更具回味。
庾村的文化特质,和同属莫干山度假区的五四、劳岭、仙潭等山村不同,主要是长期以来的生活方式比较与众不同,更现代化更潮。你以为星巴克店里闻到的咖啡味真的只来自咖啡吗?事实上,人们在庾村星巴克闻到的浓郁咖啡香,自带历史的回甘。
咖啡,绝对可称莫干山风物。莫干山避暑地兴起之初,咖啡作为舶来品被引入莫干山,最初只是在莫干山外国人居家或聚会时的饮品之一。现存莫干山老照片中,有一张莫干山419号小礼拜堂建造者万克礼与夫人在家中喝下午茶的留影,时为1913年9月。女主人面前用瓷杯装着咖啡,底座配了一个小碟,咖啡的热度或许刚刚好,这是一个百年前的怡然下午。惊不惊喜?山风轻拂,陈设清雅,万克礼夫妇的对话溶解在了咖啡里,神情就此定格化为永恒。
在莫干山有避暑别墅的美国人葛烈腾在回忆录《人间世》中写道:“在王位山,我们习惯天亮之前起床,匆忙来一杯提神的黑咖啡和饼干之后就各自上山。”莫干山外国人的咖啡是从哪儿来的呢?就近,莫干山上的荫山街商店,中西食品、冷饮咖啡比比皆是,质量还好。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喝咖啡逐渐成为莫干山避暑区的生活时尚。
咖啡是时光打卡机。莫干山中的很多旅馆、饭店都安排有下午茶。琦君还是小女孩时,跟着养父潘鉴宗在菜根香饭店吃西餐,眼巴巴等待最后上来那杯甜甜的咖啡加牛奶,那时还没有布丁。莫干山车站旁原是王有芳汽车停留场,王有芳另有产业牛奶棚与冰厂,主要为莫干山避暑人士服务。为让庾村的孩子也能喝上牛奶,是黄膺白生前的心愿之一,抗战胜利后莫干小学办起了莫干牧场,不仅让当地人和学生喝上了新鲜牛奶,经冷藏消毒,合于卫生,还一度直销上海。莫干小学的另一个校产,是莫干蚕种场,后有经营者据此开发出了“茧咖啡”。
周瘦鹃曾记莫干山夜宴之夕,莫干山肺病疗养院院务委员周柏年以抱病之躯殷勤招待,肴核丰美,且用中菜西吃之法,菜单如下:鸡蛋清口蘑汤、煎桂鱼、虾仁盒菰、熏鸡、竹叶粉蒸肉、鸡脑豆腐、净沙包子,别以馒头代面包,雨前茶代咖啡——此菜单完全可供今日莫干山治餐者参考。较之茶,咖啡更像是社交硬通货。周瘦鹃也是接受咖啡的,在《咖啡谈屑》中引用旧作“更啜苦咖啡”后进一步议论说:“其实咖啡虽苦,加了糖和牛乳,却腴美芳香,兼而有之。”
徐迟1936年夏在莫干山露营,还不错,早餐有鸡蛋、蜂蜜和咖啡。这咖啡是用壶嘟噜噜煮开的,特别香。木心1950年下半年蛰居莫干山写作,白昼一窗天光,入夜一枝烛,写写写渴了,就冲杯克宁奶粉。尽管木心自语“我还未明咖啡之必要”,实情是当时的条件根本没有手冲咖啡。后来木心旅美,最喜欢在咖啡店的一角写作。对,海派文化大概是靠喝咖啡设计出来的,我就是喝咖啡的,木心说。
英国人马克在《中国杜鹃》里说起中国人喜欢翻新,与其说马克等人喜欢老事物,不如说他们更喜欢真的、不变的东西。那是2010年前后,莫干山上的THELODGE门庭若市,主理人马克是个英国中尉,喜欢弹吉他,暑期去喝咖啡,常能看到他坐在廊前的长凳上吹着山风,拨动琴弦。2013年,可谓民宿元年,早些年开民宿者都对这个年份念念不忘,那仿佛是最好的年份,就好像一杯好喝的咖啡,“兴奋即是疲”。司徒夫的法国山居在庾村开了一个门店,装修考究,提供面包、咖啡等,引人驻足。
喝咖啡,是一种象征和仪式,也是一种习俗和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的格调气质,在摩天大楼、青山绿水里,也在一杯杯咖啡里。从门店到商圈,从民宿到书店、美术馆,一杯咖啡已成为莫干山公共生活的组成部分,并扎根在莫干山每一个精彩的文化场景中。从茧咖啡、云咖啡到老车站咖啡,具有莫干山元素的本土咖啡品牌正经历着创新迭代,而星巴克的入驻势将提升莫干山的咖啡指数,带来“咖啡+”的新业态以及更多可能性:品味咖啡是都市人慢生活的休闲之选,而莫干山的咖啡文化更有快的一面,咖啡新业态的背后有巨大助推力与梦想,令每一杯咖啡多了一份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