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维琳、毛滂、苏轼之谊

铜山寺

◎朱炜

山以寺知名,寺以人传世。具体到铜官山,名山灵气,古刹禅意,主官仁爱,如此就匹配了。

铜官山海拔不过252米,但茂林修竹、万壑秋声,景色极佳。全山最负盛名者,首推古刹铜山寺与无畏庵,古往今来不少墨客骚人曾来铜山寺留下了诸多锦绣诗章。铜山寺,始建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原名资福寺,宋治平二年(1065)改名隆教院,后更名为铜山寺。

维琳禅师,云门宗法嗣,本姓沈,号无畏,武康人,为一代辞宗沈约后裔,行峻而通,文丽而清。大文豪苏轼与维琳同庚且知交。宋初寺院分甲乙徒弟院与十方住持院等不同类型,甲乙徒弟院住持是采用世袭制,原住持死亡或退隐后,由其所度弟子按入门的先后次序继承职位。十方住持院则是聘请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做住持。宋熙宁五年(1072),苏轼通判杭州,以适事之宜,而废祖师之约,选用有德于山门,招维琳入住,是为径山寺第七代住持。苏轼著《东坡志林》:“径山长老维琳……众初有不悦其人,然终不能胜悦者之多且公也,今则大定矣。”维琳的品德和才干甚是服众,世称“琳径山”。从此以后,径山寺都推荐、选拔高僧大德来做主持,使寺院香火一直很旺。

待维琳卓锡铜山寺时,声名日隆,创有铜官八景,内有无畏庵、内院桥,外有清奏亭、古月泉、擎天松,后有牛头峰、缓步堤,东有毛公堂,即维琳为宋武康县令毛滂所建。无畏庵,是维琳在铜官山顶建起的一座石窟,相传是他静坐修行之所,同时是武康县境一处人文高地。毛滂有《访无畏庵维琳和尚》云:“踏遍武康境,铜山分外幽。师今提奥恉,谁不仰风流。松老巢玄鹤,车闲卧白牛。一时冠盖拥,欲去更迟留。”既有毛公堂,毛滂来寺也就客随主便,“欲去更迟留”。毛滂在武康“山水窟里为俗吏”,时有人生不遇之感,维琳就成了毛滂内心倾诉的对象。禅师在铜山寺之日常,日食唯饭一盂,冬一裘,夏一葛,渴则饮水而已,令人动容。闻毛滂在病中,维琳特前往探望,虽然没有什么东西馈赠,只带来了一些麦麸,但毛滂还是非常感激,“谁见东堂病居士,山僧乞食亦分余”。维琳得到苏轼的两幅墨宝,也拿来和毛滂一起欣赏,引得毛滂连连赞叹:“霁月光风开玉轴,千年仿佛见斯人。”后来毛滂调离武康,在一个中秋节想念苏轼以及两人共同的好友维琳,撰文道:“铜山古寺,林麓苍秀。旦暮之态,风月借助;阴晴之容,云烟润色;不接人境,自立标胜”,称赞“禅师喜作诗,甚自力,日夜哦其间,痛自雕琢肝脾,欲以气盖古作者”。

坊间故事,铜山寺中昔有一棵合抱松,被武康县尉看上,欲伐去修建县衙。维琳得知后,让小沙弥削去松树上的一段树皮,在上面题了一首诗:“大夫去作栋梁材,无复清阴护绿苔。只恐夜深明月下,误他千里鹤飞来。”话外音,此树与其作栋梁材,不如作待鹤松。县尉至,读诗乃止。维琳的这首《题松》诗流传甚广。考维琳有《无畏大士集》,按毛滂之语,在宋代文坛应有一席之地,惜集子已佚,后之览者无从领略其整体风貌。

距铜山寺不远,还有一座白云庵,维琳建,请苏轼题额。维琳有诗:“堂与碧山对,白云长作邻。日暮白云合,谁见白云心。”维琳一生追慕苏轼,尺素频寄,不负相知。苏轼晚年遇赦北返,途经常州,命不久矣,维琳不远千里赶来问疾,苏轼作诗以答:“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一日一千偈,电往那容诘。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这是苏轼的绝笔。结句似难理解,含典故,昔鸠摩罗什病亟,出两域神咒,三番令弟子诵以免难,不及事而终。古高僧鸠摩罗什想用神咒来延续生命,没有成功。苏轼坚信用不自然的方法勉强延续生命是无益的。苏轼在弥留之际,维琳俯在苏轼耳边高喊,现在要想来生。苏轼喃喃自语,西天极乐也许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呢?勉强想就错了。一个人能否渡过难关,主要看他的人生观。维琳从与苏轼的临终对话中顿悟,解脱之道在不知善而善。就像苏轼的文章,随物赋形,行于所可行时,止于所可止处。

宋徽宗崇尚道教,诏僧尼模仿道士戴冠,维琳不忘苏轼“为佛为法为众生自重”嘱托,独不受命,始终保持衲子本色。宋政和九年(1117)四月初三日,维琳集徒说偈,趺丛而逝,遗言以二缶覆其躯瘗山。后其徒谋改葬,后视,独瓶锡在焉。

宋元换代之时,铜山寺毁于战乱,明洪武六年(1373)募构,不久却被分出的下院取而代之。此后百余年,铜山寺故刹日益荒废,为荆棘所侵,而当地一个叫房以高的豪强,则恃主人房辅为故侍御史房公寰之后,乘机抢夺寺基地,把山园竹木占为己有,弄得规模宏大的铜山寺,只剩下“山巅无畏庵一片石”。就是这无畏庵,可谓铜山寺复兴的发祥地,明武康知县周宗建曾题额,庵新建募疏亦周公椽笔。武康建县以来,曾任知县者数不胜数,但明代仅文襄侯桂萼、忠毅公周宗建、兵部郎中贺鼎三人有专祠。

铜山寺复兴,某种程度上正是当时宰官、后升御史首疏弹劾魏忠贤的周宗建之功德。万历年间,僧通译、寂闻与同道海义矢志复兴铜山寺故刹,要求归还寺基。但房氏横行霸道,气焰嚣张,不予归还,事情闹到县衙,前知县惧怕房家势力,不敢判决。周宗建赴任知县受理通译三人投牒,调查后秉公断归,寺旁山二十亩,庵居四旁,各依旧址,并用朱砂书判词五百九十字,令寺僧藏之,作为铁证。时为万历四十三年(1615)春,铜山寺于本年十月初六日重建。清康熙初年,武康知县吴康侯游铜山寺,或恐代异时移,后人渐忘其所自,特撰《铜山寺兴复始末记》倍加称颂前知县周宗建之廉明,通译、寂闻、海义三僧“守无畏一寸土,以捍强御,以复铜山”的精神。

想起周梦坡纂《莫干山志》里的一个句子:“铜山之为灵胜,寓善知识也久矣。”认识一个地方,我们需要置之于历史文化中,找到坐标,绘出轮廓。这恐怕是一个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