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琪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生命中一定有那么几个瞬间,让我们拥有随时穿透时间的魔力。这个夏天,当我们被“苏超”点燃,“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魔性口号,让“足球回归”变成了最真实的快乐。手机屏幕上正直播着苏超联赛“南京队”与“常州队”的比赛,弹幕如溪流般奔涌不息,记忆的闸门也豁然洞开。
时间,像一头闯进精密仪器的猛犸象,活在了形容词的荒年。我总是莫名怀念那个年代屏幕上剧烈的雪花,刺耳的电流噪音,暖黄的光晕和粗粝的颗粒。
在初三之前,我应该还是一个球盲。直到碰到了我的同桌,我永远记得他提及足球时双眸猛然迸发的神采飞扬。那时候的世界很小,足球却带来了一群少年对远方的无限向往。在那个资讯尚显匮乏的年代,央视体育频道架起了中国球迷与国际足坛的桥梁。当CCTV-5的片头曲划破90年代的夜空,欧洲联赛就这样闯入了我们的世界。我们总是数着赛程熬夜看比赛,那时候的我们最期待的就是每周一晚上的《天下足球》和周末的意甲射门集锦。我们总是攒着钱去报刊亭买足球周刊,会因为得到一张心仪球星的海报而雀跃万分。我惊异于故乡小城之外,竟有一座叫“圣西罗”的宏伟殿堂。屏幕上红黑剑条衫猎猎飞舞,范巴斯滕那惊世的零角度射门,竟穿透荧屏点燃了一群偏居小城少年的心火。荷兰三剑客的每一次推进,都似命运齿轮铿锵咬合的声音;他们每一次举重若轻的长传,脚下仿佛流淌着时间的旋律……原来足球亦可传承尊严与忠诚血脉,它映照时光,更照亮心灵深处。
于是2002年的夏天悄然降临,当国足历史性闯入世界杯的消息传来,空气中飞扬着荷尔蒙的气息。那些异国面孔,也成了我们认知世界的万花筒——巴西的桑巴魔法、意大利的蓝衣飘飘、德国的钢铁意志、英格兰的张扬不羁……我也牢牢记住了“外星人”罗纳尔多。
学校突然通知停课观看世界杯。我记得当时每个班级里有一台电视悬挂在讲台左上方,是专门用来看七点整的新闻联播的,听说可以不上课、看比赛,大伙儿都乐疯了。这也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这项运动带来的集体激情。我清晰地记得那天下午中国队首战哥斯达黎加。全班把吃饭的搪瓷碗和长柄匙端端正正地放在桌前。当肇俊哲那脚射门“当”地击中门柱时,四十多个搪瓷碗同时从课桌上弹起来,不锈钢长柄匙在碗沿叮当作响,仿佛全班突然变成了一支巨大的打击乐队。班主任蹲在讲台边捂住了耳朵,却和我们一样死死盯着屏幕上回放的慢镜头。同样的,在9天后小组生死战中国队对土耳其的比赛中,当杨晨的射门重重砸在立柱内侧时,整个球场陷入0.3秒的寂静——皮球弹回场地的轨迹,像极了被命运刻意拉长的休止符。
我们总在遗憾国足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运气,却不曾想2002年世界杯竟是国足最好的一届世界杯。那个全世界屏息的夏天,犹如一罐摇晃后忽然喷涌的橙子汽水,气泡里裹挟着躁动的青春。
时间又来到2006年德国世界杯,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只靠短信传递快乐的日子,黄健翔的激情解说在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他继承了意大利的光荣的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声音在这一刻凝固,儿时的梦在这一刻重现,我们仿佛可以永远不长大,做一回那个自由放飞的孩童。
多年以后,当巴拉克眉骨撕裂仍浴血坚持的影像映入眼帘,那些狰狞瞬间与不甘神情,终于穿透岁月击中了我。过去不是不存在,而是深藏心底。青春期的热爱对应着青春期的努力,就像热爱的AC米兰在每一场球赛中的不服输与全力拼搏一样,高中的我们哪一个不是憋着一口气向前寻求突破与荣耀,我不服然后才会有我能行!生活的门柱无处不在,足球最终交付于我的,是生命深处永不停息的奔跑力量。“难道向上攀爬的那条路,不是比站在顶峰更让人热血澎湃吗?”是的,它让每一段人生“主客场”,都值得你我为唯一值得的美好全力以赴。
明天的太阳终会再度升起,而我们心中那团因纯粹热爱而生生不息的光焰,早已注定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