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彦伶
近日,武康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银龄共富工坊”投入运营。这个专为50至70岁银龄群体量身定制的新型就业平台,通过“企业订单+灵活就业”模式,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在窗明几净的工坊里,二十余位老人正专注地为服装标签穿绳。这项工作不需要复杂技能,通过简单的岗前培训即可上手,且采用弹性工作制,支持全日制或碎片化时间作业。共富工坊负责人莫孝娜介绍,按件计酬可以让参与的老年人日均收入30至80元,既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又避免高强度劳动。据了解,工坊已与辖区服装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形成“企业派单-工坊接单-银龄生产-成品回收”的闭环模式。
除经济增收外,工坊更成了老年人的精神家园。配备适老化设施的共享空间里,免费茶歇区、健康监测站、急救设备一应俱全。定期组织的文娱活动让独居老人走出“空巢”,在集体劳动中重拾社交温暖。65岁的王阿姨表示:“每天有说有笑地干活,感觉自己又年轻了!”
未来,武康街道还计划拓展工坊业务,将其延伸至手工编织、农产品包装等领域,让更多“银发族”在参与社会生产中提升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