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武康翠峰茶

武康小山寺遗址

◎朱炜

茶,是江南重要的经济作物。浙北质量最高的茶产地就在湖州,如长兴紫笋、安吉白茶、莫干黄芽,闻名遐迩,为湖州茶之代表。此外,湖州历史上还出现过不少的名茶,如温山玉荈,如梓坊雀舌,如三癸雨芽,如东沈红。

清初诗坛王士祯在送剧作家、《长生殿》作者洪昇的长诗《送洪昉思由大梁之武康》中描绘武康县典型风物,首先是茶。诗云:“山歌处处采茶荈。”茶荈是一个很专业的名词,茶农们将早采的茶,称茶;将晚采的茶,称茗,亦称荈。而武康的茶故事历史可追溯至南朝。

陆羽《茶经》:“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台真在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

法瑶是东晋名僧慧远的再传弟子。《高僧传》说,法瑶著有《涅槃》《法华》《大品》《胜鬘》等义疏,对佛性、渐悟、应无缘三点有独立见解。南朝宋永嘉年间,法瑶应吴兴名士沈演之之请,至武康小山寺,前后十九年,传经弘法,三吴地区学者慕名而来。法瑶每饭必茶,晚年应诏赴京,陆羽以此例表明茶益身心,有助修行。茶禅一味,修为以持,法瑶饮茶故事,对全民饮茶之风的倡导,不可谓影响不大。

小山寺遗址在今湖州市德清县阜溪街道龙胜村漾口自然村,当地至今流传有“翠峰茶”的民间传说。

其中一则故事是陆羽教书翠峰寺。故事说,很久以前,漾口村有一个叫阿海的后生跟着借住在小山寺的陆先生读书,后高中状元。阿海衣锦还乡,回到漾口,头一件事就是到小山寺陆先生住过的斋房里追念一番。他想起陆先生教他读书作文的种种好处,决定找人塑一尊陆先生的像放在这斋房,以表自己对先生的崇敬之情。不知不觉又过了很多年,阿海偶然读到了一本《茶经》,方知陆先生叫陆羽,陆先生那时来小山寺居住肯定是为了写这本《茶经》,他要把《茶经》带回小山寺。他想,这是对陆先生最好的纪念。自从阿海把这本《茶经》带回来以后,小山寺前后广栽茶树,翠峰茶也随之名扬天下了。

另一则故事是武康有一座翠峰山,山下有个翠峰寺,开山祖师是南朝的杨和尚。杨和尚与众不同,一日三餐少吃饭多喝茶。奇怪的是,他从不生病,年已七十九岁了。皇帝知道后,立即传旨,要杨和尚上京。

皇帝问:“老和尚,你有什么延年益寿的秘方?”

杨和尚答:“没有。”

皇帝又问:“你日常饮食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杨和尚答:“我喜欢喝茶。”

皇帝心想,这就是延年益寿的秘方吗?于是追问道:“你喝什么茶呀?”

杨和尚答:“我喝的就是寺内的土产茶。”

皇帝又问:“什么茶名?”

杨和尚一时答不上话来,皇帝再三追问,他急中生智,想起了寺名,便说:“我专喝翠峰茶。”

皇帝问:“翠峰茶产于什么地方?”

杨和尚答:“翠峰茶产于武康翠峰山。”

皇帝听后当即下旨,要杨和尚每年进贡翠峰茶。

杨和尚领旨后,回到寺中,又种了一批茶树,年年把炒好的春茶用锡纸包好装进木箱,写“翠峰茶”三字,送到京都。从此,翠峰茶名扬四海。

民间传说里的杨和尚便是法瑶,因俗姓杨,加之当地杨姓人家较多,故呼其为杨和尚。

民俗学家邓云乡研究发现,出茶叶的地方,爱吃茶是不算稀奇的,杭州人叫茶叶,但离开杭州几十里路的武康、德清一带,就不叫茶叶,而叫“茶酿”了。这个叫法,可能是古已有之,因而使今人想起宋代人吃茶的事。

宋代,在武康、德清两县设立有茶场,登记产茶园户姓名,用来收购买卖茶货。地界武德,原武康县东北三十里有翠峰山,高三丈,围二十丈五尺,形家言众山皆大,小者为尊,一块然耳。介武德东西诸村虽比阁各分,而统以小山无异名。盖亦独成尊也。山麓有小山寺,兴于南朝,盛于宋,重建于明,倾圮于清。

小山寺是颇具宋韵的,在宋代诗文中可见一斑。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僧智圆访小山寺,有《经武康小山法瑶师旧居》诗云:“我来访旧居,景物如有情。”当时智圆在武康龙山一座寺里译经,不忘在序中提及附近的小山寺:“秋九月,自钱塘泛舟西迈,访故人奉蟾于吴兴武康之龙山兰若,得上方而居焉。其堂阁蹇产,林泉岑寂。左顾叠嶂,接法瑶之小山;下瞰平波,浸防风之故邑。既饶胜概,且远嚣俗……”宋元符元年(1098),毛滂任武康县令,作为一位资深茶人,曾作《送茶琳老》《书禅静寺集翠堂示堂中老人琳径山》《十月十日访琳道人于禅静寺……》《德清五兄寄清茶》等诗,记他在武康任上雪夜烹茶,“余英煮茗春云动,润气留香宿雾繁”;数访沈约后人、高僧维琳于武康禅静寺,有一次维琳将珍藏数年的御制极品贡茶“大龙团”,茶饼表面印有龙图案,食且几尽,仅余一龙爪,出刀圭许以饷;又记他因取武康山泉水烹茶,其味甘冽,乃凿为井,后人称“毛公澧泉井”。

毛滂在武康任上几度造访小山寺,品鉴过寺中茶灶炒制的翠峰茶。他与小山寺法海道人有谊,见塔院栏槛外所植瑞香零落无几,“问讯道人春到否?”实是问该年的翠峰茶产量如何。继任武康县令程九万曾和毛滂诗云“却忆东堂旧作家”,言外之意,小山寺是茶人心中的圣地。

明代德清名士蔡汝楠详尽了小山寺昔年景象:“寺前有桥曰登云桥,内为浮屠七级,宋时毛泽民有诗,今其创其隳,年月无闻……自刘宋树刹,历今千五百年,四方之人无不知有小山者。”“寺之左大道东行,一水自北来,出寺墙下,绕而南为山门。”

小山寺遗址于2024年6月进行了考古发掘,宋代建筑基址被揭露,并出土了大量茶碾、执壶、盏托等茶器茶具,陆羽《茶经》中记载的场景在此有了印证。

迟至20世纪60年代,小山寺周边漾口村等几个村仍以茶为主要经济收入。1986年4月,茶业专家在小山寺周边炒制翠峰茶,据茶人蔡泉宝《苕人话茶》记述,该茶条索结紧弯勾,色泽油润绿翠,芽峰显露,有熟板栗香,为绿茶中上品。1996年11月,经蔡泉宝等发起,由县内书画家卢前撰、徐炎武书、周于怀题额“武康小山寺遗址”碑,立于小山寺遗址之上。碑文特别提及小山寺“附近所产之茶皆臻佳品,沏以古井之泉,堪比滋补之药。茶圣所言,或可征信焉。爰为立碑纪念。”

2001年,卢前重访小山寺遗址,填了一阙《唐多令》,词云:

征毂走萧萧,驰驱不觉遥。

到小山,烟雨缭绡。

翠滴桑间珠玉响,双井古,水清寥。

遗址考南朝,寺僧名法瑶。

但嗜茶、身健年高。

陆羽传经名胜地,论恢复,待吾曹。

今天,小山寺真的要恢复了,遗址之上重起建筑,茶史亦将书写新的篇章。

遂想起名茶,多因地得名,因显著内质特点而负盛名。今龙胜村漾口村周边仍保留有四百亩茶园,宜取名“武康翠峰”,峰以形,翠其色,做精工艺,赋能产业,使之成为又一款上品绿茶,跻身名茶之列。同时,结合当地奉沈约为吴兴土主的传统,导入沈氏故里名产“东沈红”,与黄茶中佳品“莫干黄芽”,打造最德清、最匠心、最有韵的茶礼,让沈约的气质、法瑶的禅意、陆羽的风度从历史中走来,在一盏茶中舒展,在江南之源焕发新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