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白酒三两

◎思语

不知不觉,来德已十余载。

当被问到:你老家哪里的?总是会自豪地说,我来自绍兴上虞。

提起绍兴,有两样很出名,一是黄酒,二是师爷。

作为土生土长的绍兴人,几个月大的时候,我已经被大伯抱坐在腿上拿筷子沾黄酒,尝滋味。小时候拿来扎头发的漂亮红绸绳,用的便是瓶装的女儿红上缠着的丝带,母亲总是熟练地给我绑两根高高的麻花辫,再用红绸绳打上蝴蝶结作为点缀。

父亲好酒,冬日喝黄酒,夏日喝白酒,却很少喝啤酒或红酒。黄酒多是用坛子装的,坛口覆着竹叶,上盖黄泥,10斤到几十斤不等。小时候,最喜欢看父亲用酒吊吊酒,等到我读小学开始,就常帮着他拿酒吊添酒了。

记忆中的黄酒,是清澈的琥珀色,泛着好闻的酒香。

有时候,父亲得到一坛好酒,我也会嘴馋在他碗里蹭上一两口。有一回冬天喝到了15年陈的黄酒,又醇厚又带点甜,十几年前的味道一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来到德清后,就没再喝过黄酒了。这里的黄酒被称为“红酒”,似乎多用来代指烧菜用的料酒。离开象牙塔进入社会,偶遇有饭局的时候也大多是喝红葡萄酒。凭着绍兴人祖传的基因,也算是无师自通,啤酒、红酒、米酒都能喝上一点,却从不敢碰白酒。

白酒是什么味道的?记忆中也曾向父亲讨白酒喝,小小的抿上一口,火辣辣的味道能从喉咙一直窜到胸口,难怪白酒又叫烧酒,确实是“烧”的感觉。

去年和朋友小聚,朋友的父亲也是一个好酒的小老头,喝的多是自家泡制的诸如杨梅酒、石斛酒、猕猴桃酒一类的白酒。跟着她喝了几次杨梅酒后,竟也觉得白酒没有那么难以下咽了。

于是,在上周末,就着朋友父亲新酿的番薯酒,不知不觉喝到了三两,感觉也还不错:温和好入口、不辣,喝完也不难受,似乎白酒也能接受了。

新得技能:白酒三两。小酒怡情,小聚时喝上一点,是放松也能增进友情;小酌微醺时,也有小小的快乐。

不多不少,刚刚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