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烨冰 通讯员 李芳
电动车是广大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它的安全监管也尤为重要,那么在德清购买的电动车安全吗?近日,为了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自10月21日起,县市场监管局开展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专项检查行动。
这几天,县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监管科的工作人员连续走访城区多家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对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生产、销售、维修、回收单位开展整体排摸及赋码工作。检查人员发现,每家电动自行车销售店内的电动车上都已经贴上二维码,检查人员随机抽查了几台电动自行车,通过扫描这个二维码,产品信息立刻呈现在眼前。检察人员介绍,该二维码是“浙江e行在线”小程序中的浙品码,也是电动车的一张“身份证”。
县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监管科科长徐萌萌表示,针对以往市面上出现的电池和电动车品牌不匹配、电动自行车私自改装的现象,消费者扫描电动自行车上的浙品码,就可以看到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明、产品信息、厂家的质量服务承诺等信息。“这样方便消费者对产品进行溯源,防止车辆和电池不匹配的乱象出现。”徐萌萌说。
据了解,为合力推进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打造“浙江e行在线”数字化平台,采用“一码统管、以芯智控”的方式,着力实现生产、销售、登记、骑行、充停、维修到回收全过程流程再造。
接下来,县市场监管局将协同有关部门,通过应用“浙江e行在线”数字化平台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现代化,以全面提升我县的电动车行车安全问题,确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还督促各单位通过“浙江e行在线”微信小程序在线签订诚信承诺书并公示在醒目位置。截至目前,县市场监管局共检查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生产、销售、维修、回收单位142家,签订承诺书并上墙138家,完成赋码10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