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紫
“我们那时候,日子那叫一个苦。粮票不够用,常常吃不饱……”直到几年前,父亲还经常这么唠叨。每每唠叨完毕,都会得出结论:他们那代人是最苦的,我们都没有吃过苦。
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们自然不敢苟同,然而费尽口舌也没法说服他。后来发现不仅父亲,身边的老人都喜欢和年轻人比苦,以此说明自己这一生不容易。曾经不理解,比赢了又有什么意义?看了许多电视选秀节目,有点明白了。或许卖惨能获得一种心理快感,让人觉得自己的平凡中蕴藏着不平凡。
近几年,父亲渐渐不和我们“比苦”了,原因在于他看到了下两代人的“苦”。由于二哥一直崇尚西方消费观,寅吃卯粮,所以银行卡余额从未达到过五位数,这种财务状况自然买不起房。小侄儿从小受二哥熏陶,工作以后也从不存钱,于是他们一直和父亲住在一起,组成了如今城市中罕见的三世同堂家庭。
正是因为和晚辈们住在一起,父亲看到了他们生活中的不易。二哥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单位已经改制多年,他这样的年纪,在社会上很不容易就业。前阵子在某公司应聘上一个值夜班的工作,上班第一晚就被扣了100元钱。因为他打瞌睡,被远程监控的总公司监督员发现了。这样的违纪被抓到3次,就将被解聘。
“上夜班完全不能睡觉,这怎么受得了?”父亲知道了以后很诧异。当年他在国营工厂“倒三班”40年,上夜班都是轮流睡觉,一般情况下睡4个小时,干4个小时活,如此已经算是厂里的艰苦岗位了。要是整夜不能睡觉,估计撑不过一年就会病倒。
小侄儿做平面设计工作,听起来很白领,月薪仅四千元,月月透支信用卡。今年28岁了,还没有正儿八经谈过恋爱。这个收入显然养不起家,如今的女孩都很实在。于是他要结束光棍生涯,遥遥无期。
“我那时工资20多元,也很穷,可是不至于找不到老婆。”父亲回忆起了他的年轻时代。那时大家差不多穷,因此穷也就不影响娶妻生子了。
虽然从物质生活角度看,如今比几十年前强了不知多少倍。然而父亲的年代端铁饭碗、吃大锅饭,没有竞争压力。如今人与人差距非常大,每天要操心的事情很多,许多人压力山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不容易……”父亲终于领悟到了。他将这种感悟与老伙伴们交流,人家没法完全理解,还是觉得自己以前更苦。毕竟大多数老人不和儿孙住在一起,不像父亲可以全程跟踪观察儿孙的生活。
以前常觉得二哥父子是在陪伴式啃老,现在感觉这种陪伴对于老人颇有裨益。多年前,父亲就查出轻度“脑萎缩”,病情一直没有进一步发展。很可能得益于天天与晚辈交流。如今85岁了,父亲活得比大多数同龄人明白。估计以后不会出现“只记得遥远的事,不记得眼前的事”这种情况。他活在了当下,没有将自己锁在过去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