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唐玲
昨天,持续两天半的4月学考选考落下帷幕,本次考试全县共有5617名考生参加9门科目考,共设德清一中、德高两个考点,662个试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师生、家长心态上起了不少变化,选考科目选择上也多了“混搭”风格。
在德高考点,记者看到,和6月份的高考相比,4月的学考选考,没有励志红色横幅,没有旗袍秀和团队装,等候的家长也没想象中的多,现场气氛较轻松。在考点外孩子的家长沈小丽告诉记者,相比平常是要多做些准备,吃好点,嘱咐孩子休息好,给孩子加油鼓劲,但跟以前的“一考定终身”来说,现在家长的心态也放平了许多。“现在选考每科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也是蛮好的。”
随着12点铃声响起,生物选考科目结束,本次学考选考落下帷幕。参加选考的学生纷纷走出考场。值得一提的是,学考是“会考”的加强版,是高中毕业的必考考试。选考是在学考的基础上加半小时的选修内容考试,成绩将记入高考总分。选考科目在每年4月、10月开考,成绩两年内有效。所以,此次考试除语文、数学提供学考试卷外,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各科均提供学考、选考两种试卷。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不少学生选择“混搭”科目。这些以往文理截然分开的科目,现在却成了不少学生自由选择的“黄金搭档”。
“我选了政治、历史和生物,这些都是自己喜欢的科目。”学生谢思烨还觉得,文理科搭配学习还可以做到劳逸结合。
“比起以前纯理纯文,选择自己擅长的方面,对我们考生来说还是很有优势的。”学生严正东也有同样的看法。
不少家长也表示,在新高考改革前,文理是截然分开的,是高考改革新政给了孩子们更多的选择,让他们能真正按自己的兴趣来学习。
记者了解到,我省在去年底出台《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意见》规定:从2017级高中学生起,浙江学考与选考实行分卷考试,考试安排在每年1月、6月举行。学生首次学考不早于高一第二学期,科目不多于3门,须于高三第一学期结束前完成,每科1次机会,不合格可申请再次考试。学生高三起参加选考科目考试,学考合格方能报考相应科目的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