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明月
对于初访莫干山的游客而言,这座青翠掩映的名山,流传着上古铸剑的传说,珍藏着上百幢镌刻时光的洋楼别墅,展露出独一无二的灵秀景色。
这里是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全国民宿发展的标杆地,也是集文化创意、户外休闲、农业观光和特色民俗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生态型度假胜地,国际化的度假文化在这里赓续百年。
各种荣誉“加冕”的莫干山,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2020年12月,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21年,文旅部提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命题,度假区再次立足优势、先试先行,瞄准“文化名山、高端民宿、户外天堂”三大定位,力争呈现世界级产品和内容、塑造世界级品质和气质、形成世界级客群和影响力。
再来莫干山,这里有了崭新的变化。
这里,有了文旅新场景
2007年,外籍青年高天成不经意间的创业举动,让莫干山的洋家乐和民宿产业擦出星星之火,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新地标和全国民宿发展的范本。
目前,莫干山度假区拥有高端度假设施30余家,酒店、民宿等880家,总客房数近万间。2023年以来,度假区年接待游客数量达到400万人次以上,省外游客占比80%,年平均接待国际游客超10万人次。
“很多人提到莫干山,就会想到这里的民宿。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国际旅游度假区,还需要更多元的项目和业态。”莫干山度假区负责人表示,成长中的莫干山着眼多元化产业业态,将持续强化项目招引落地,提档升级配套设施,致力于从“中国民宿样板”升级为“国际文旅IP”。
莫干山下的庾村,是游客“进山”前的首站。一直以来,庾村是浪漫、文艺的。如今,它转换出了新的场景——莫干·庾街。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街?当地给出的官方定义:在1.8公里水畔沿线,联动14公顷土地的区域进行综合更新,以此迈向莫干山3.0时代。也就是说,这条街区,会串联起从几平方米到百余平方米的空间,小到摊档、创客快闪店,大到主力店、集合商业、创意办公以及公共艺术空间,都有实验和落地的可能性。
莫干·庾街是莫干山度假区对标世界级的一个落子。近年来,度假区深度挖掘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开启全季、全时、全域国际旅游新模式。在“裸心”系列、国际地信学院、莫村旅馆、森林古堡等一批国际化产业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度假区还将推进莫干·庾街二期、裸心生态村、梦溪湖漂流、山也度飞盘运动中心、火山湾旅游开发项目等一批特色项目,逐步形成大文旅格局。
与此同时,度假区的新业态、新场景层出不穷。由废弃矿坑改造而成的“格里恩咖啡”开业仅一个月,就实现了140万元营收;青年团队打造爬宠科普馆,“小众赛道”引来大流量……
自去年以来,度假区共吸引了68个新业态项目入驻,多元化业态互相融合。
这里,有了休闲新玩法
三月,伴随着Outopia山野来赛-莫干山四季越野跑(春季赛)的号角吹响,拉开了今年系列赛事的序幕。莫干山登山节(户外森活节)、SALOMON精英赛、猛犸象春季山径赛、凯乐石莫干山跑山赛、斯巴达勇士赛……翻开莫干山度假区2025年的“赛历表”,已经能够看到满满当当的赛事标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025凯乐石莫干山跑山赛正式迈入了万人规模级别的赛事,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越野跑山比赛。
“万人参赛”的背后,是莫干山度假区打造户外运动天堂、推出体旅融合新玩法的生动实践。2024年,度假区共举办各类品牌赛事10余场,直接参赛运动员达到2万人次以上。每年,来自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累计50多个国家的运动达人活跃在莫干山。
“如果你想有一个悠闲假期,莫干山有800多家民宿可供选择;如果你休闲之余还想动一动、玩一玩,莫干山同样可以满足你。”莫干山度假区相关负责人的这番话,像是朗朗上口的“广告语”。
上午打卡户外攀岩、再去郡安里体验专业马术,落日时分在王位山上飞一把滑翔伞,晚上还可以到喜心营地露营……如今的莫干山,早已摆脱只能夏季避暑的“旧”印象。四季不断、丰富多样的休闲玩法,为莫干山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
产业项目方面,度假区先后引进了郡安里体旅综合体、久祺国际骑行营、王位飞行滑翔伞基地、大白熊国际营地等一批体育产业项目,并入驻“凯乐石、斯巴达、北面、萨洛蒙、SN、韶音”六大国际化赛事,“户外天堂”的品牌矩阵日益成型。配套设施方面,开通到“大仙潭”和“瑶坞里”两大组团的两条旅游专线,并建成“环莫干山美丽步道”220公里,形成全域化的“漫行”系统。
山上山下一体联动也加速了莫干山文旅IP形成。去年,莫干山上举办云端避暑季,山下集镇举办清凉云朵节、啤酒节、戏剧节,暑期搭建的“莫干山里好清凉”话题浏览量超8000万人次,让更多游客体验莫干山度假文化。
这里,有了文化新活力
“来莫干山,只能住民宿吗?”“当然不。”柯婷晔,94年的“海归”姑娘坚定地说道。
在柯婷晔看来,莫干山未来不只是民宿代名词,而是能迭代成为生活目的地。“数字游民社区”,是她留学期间接触的一个前卫概念。2023年12月,她把“共居共创+共享办公”模式,搬进了后坞村的绿水青山间。木可合作社开门迎客,让不少年轻人走了又来,到期又续住。
像柯婷晔这样的“山中青年”,莫干山度假区已“圈粉”超过3000名。这些年轻人带来了新理念、新思维、新业态,扎根乡村常态化开展创新创意创业探索。
来到莫干山的罗志强,就着手做了两件事,其一是打造了一家以音乐为主题的民宿,另一件则是办成了以“莫干山”为名的音乐节。
作为音乐人,英国巴斯国际音乐节、蒙特勒爵士音乐节,这些以地理小镇命名的音乐节,对罗志强有着强烈的触动。“当我们说起这些音乐节,乐迷们记住的不只是音乐节本身,还有当地的美丽风光。”罗志强希望,莫干山音乐节也能成为这样的国际艺术IP。
青年人才的到来,正在推动莫干山形成国际化营智生态。可以发现,如今的莫干山,不仅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同时也更富“艺术范儿”了。
事实上,莫干山的文化艺术创作历史可追溯已久。巴金、丰子恺、木心、郑振铎都曾到莫干山进行文学创作,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这样的文学碰撞时至今日仍在继续。2021年至今,莫干山度假区以辖区各村发展为特色,分别将庙前村、仙潭村、何村村、燎原村、五四村、后坞村,打造成作家村、编剧村、摄影村、音乐村、综合艺术村、书画村,形成了“莫干山艺术村落”,每年有100多位艺术家和十余家影视企业前来采风创作并办展。
近年来,莫干山度假区还聚力打造国际传播多元矩阵,共建CGTN国际传播观察点,并先后在美国、西班牙、瑞士、芬兰等地亮相,让全球了解了莫干山“文化名山、高端民宿、户外天堂”新内涵。去年,度假区成功入选为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国际人文交流优势进一步凸显。
站在莫干山的山脊上回望发展历程,它起源于一群人对乡野的情怀,正迈向国际化的文旅新征程。如今,这里的旅游发展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的图景也变得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