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莫干山青创社群:让绿水青山处处青春洋溢

|记者 陈明月

年轻人回到乡村生活、工作,已成为当前一种新的潮流。而莫干山下,一场关于国际乡村青创社群建设的热潮正在展开,让青年与乡村实现“双向奔赴”。

在莫干庾街,几栋崭新大气的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是莫干山国际乡村青创社群庾街社区(简称青创庾街社区),目前处于室内装修工程的筹备阶段,将于明年开放运营。

“乡村青创社区,顾名思义,是专门给来乡村创业的年轻人打造的现代化社区。”据青创庾街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社区拥有青创中心、青年旅社、青年食堂、会客厅等区域。其中,作为核心的青创中心建筑面积约7700平方米,可提供公共服务、工作会议、创新创业培训等功能,并为中小型企业、活动团队、个人等提供个性化的办公环境。

尚待开发的乡村社区,为新点子落地提供了足够的生长空间。目前,青创庾街社区已与大乐之野、相禾音乐、上海集良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十余家单位达成意向合作。“莫干山在生态和人文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另外这里包容开放,非常有利于我们创作创意作品。”上海集良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人王惟捷表示,他们准备在青创庾街社区成立第二个工作室,主要承担助力文旅产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业务。

青创庾街社区是当地的一处生动实践。莫干山度假区(莫干山镇)正不断打破乡村与城市间的壁垒,持续拓展就业创业空间,让青春和绿色青山相逢。

柯婷晔是一名“90后”海归,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她将后坞村一处闲置的农村信用社打造成全县首个数字游民社区——木可合作社。不到一年,这里已经成了全国数字游民们新的聚集地。“我们不仅为数字游民提供‘诗意栖息地’,也让他们在莫干山发现了新机遇。”柯婷晔坦言,这也是很多乡村青年创客的追求。

在相邻不远的五四村的木芽乡村青年创客空间里,52个联合办公工位,每天都“座无虚席”。创客空间的办公设备、房租等也都享受到一定的政策补贴。截至目前,木芽创客中心已服务企业22家,正在孵化的企业9家,入驻企业销售总收入超过6000万元。

“青创赋能,构建‘亦城亦乡’‘非城非乡’的空间新形态,是我们的愿景。”莫干山度假区(莫干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鼓励和吸引青年人才,当地还推出“八大政策”,给予生活补助、创业补助、配套补助等支持,全链条支持青年人才“引育用留”。

青春气息伴着无限活力,在莫干山下的小镇,年轻人拥抱乡村有了无限可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动能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