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从城关到乾元:变与不变的韵味

●罗永昌

乾元,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时常惦记着它。熟悉的是,在那里我曾经生活、工作了20多年;陌生的是,它现在已经变得我不敢相认。余不弄、溪东街、孩儿桥,在这些不变的名称里,又不知道增添了多少可以津津乐道的故事。

记得1994年5月的那天,武康下大雨,城关也下大雨。我在讲台上,向同学们慷慨陈词,畅想着未来德清的蓝图:武康将成为令人振奋的热土,城关会渐变成阅读流光的静地。30年过去,热土上一座新城拔地而起,静地中古城复兴计划正在实现。

就在外面的客人还分不清我们的县城到底是在德清、武康或城关的时候,城关改名为乾元,这让原本生活、工作在镇上的人,也度过了一段心理适应期。从此,乾元如同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重新“起锚远航”。

发展是个综合性的变量指标,而保护是一种不变的责任。2014年,乾元终于迎来了古镇复兴的契机。他们以“美丽城镇”建设工程为抓手,加强基础设施与城镇功能升级,积极推进复兴“里弄文化”,通过文化挖掘、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设施保护性开发修缮,使得一批古建筑焕发生机。百凉山玻璃栈道、乾元山环山步道、3D墙绘的谈家弄、清溪书院、修吉堂图书馆等,成了居民的新去处。曾经让一代人必到打卡的城关小商品市场,成了疏缓交通的要道;县政府旧址上新建的城关购物中心推倒重新规划等举措,足见管理者的胆识与气魄。

如今,每当我在闲暇之余走进乾元时,总有一种与生活在武康不一样的感觉。整洁、有序的环境,整修一新的老街,被精心呵护的传统建筑,蓬勃富有生机的新兴商业模式。这些既有历史韵味、又紧跟时代步伐的变迁,让我再次感受到了熟悉中的亲切和陌生里的留恋。

老城关实现了有机更新,新乾元保留了不变的灵魂。这就是那份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上的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古建筑的一砖一瓦,低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传承着祖辈的智慧;独特的美味小吃,留住了味蕾的深刻记忆;居民的生活方式,延续着那份质朴与宁静。即使是新建的左顾亭、古城墙等地标性自然与人文景观,不仅是连接古今的桥梁,而且成为不变的地理标志。因为如此,导致我一直以来深深惦念着它。

在变与不变的交融中,我们足以领略乾元的包容与坚守。它既欣然接纳现代文明的冲击,又守护了自身的根与魂。这种微妙的平衡,集浓浓的“书香气”与“烟火气”于一体,使古镇散发着独一无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