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德清法院柔性执行:
助企业走上盘活之道


|记者 徐晟昱 文 白羽 图 通讯员 俞晓勤

“拿到了最后一笔钱,企业的生产线动起来了,我们也复工了!”5月13日,员工小沈如愿拿到了企业发放的最后一笔补偿金。当天,在湖州电力设备成套有限公司厂区内,德清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组织涉案执行款,集中发放了27名工人的工资120余万元。至此,公司拖欠300多名工人的400余万元工资已全部发放到工人手中。

“德清法院为企纾困的担当和服务举措,不但救活了企业,还保住了职工的工作,太感谢了!”看着沉寂已久的生产车间再次火热起来,公司负责人陈某激动不已。据了解,该公司业务领域包括高低压成套设备,环保柜,环网箱,光伏柜等,属于先进制造业。2018年年初起,企业受市场环境、流动资金不足等因素影响发生了多起债务纠纷,相关纠纷相继被诉至法院,至2023年初,公司资金链趋于断裂。“当时我实在是撑不住了,希望法院走破产清算程序。”陈某回忆,当时公司除了对外的一千多万元项目款项外,还有几百名工人的工资未足额发放。因无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公司后续执行案件越积越多。在执行过程中,法院执行局又发现公司土地设有抵押,而且抵押金额远高于土地拍卖评估价。

一切仿佛陷入了死循环。

“过去几年,一些企业在发展上遭遇了阶段性的困难。对于仍具有挽救价值、市场前景的企业来说,我们不能简单粗暴‘按合同办事’、‘破产了之’,更应探索如何重构信任、寻求多赢方案。”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林伟晋说。直接强制执行无异于“杀鸡取卵”,几百名职工今后该何去何从?盘活企业又该从何处入手?执行法官多次与债权人沟通,释明该公司债务的成因以及企业发展前景,始终没有放弃对企业的拯救。而债权人也希望该公司能够盘活,后续通过申请法院解除财产查封,进而变现。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某科技公司与另一家企业准备合资进驻德清。该科技公司是德清县招商引资的外资企业,注册资本为1700万美元。在德清县委、县政府和县人民法院的积极引导下,双方促谈融洽,企业成功注资,资金于2024年4月份陆续到位,基本覆盖了公司的债务,三百多名工人的权益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保障。

目前,企业已清偿全部债务,经营回到正轨,让背后数百位员工保住了岗位。

“案件涉及营商环境,企业实现‘涅槃’,员工无须失业,该电力设备公司并不是个例。”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田芳说。一家家危困企业上演的“重生记”,是德清法院以精准高效司法救治方案,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德清法院将始终坚持依法能动履职,抓实‘公正与效率’,将‘如我在诉’‘如我在执’理念贯穿于法院工作全过程,高效处理涉民生纠纷、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