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我县档案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记者 董华

在我县,农村居民查阅档案,要花多少时间?答案是三五分钟。近日,舞阳街道双燕村村民沈丽红因遗失结婚证,就近来到了双燕村便民服务中心查阅婚姻档案。工作人员核实身份后,马上通过县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为她出具了盖有德清县档案馆查档专用章的婚姻档案。“我原本以为要去县城跑一趟,没想到在村里就解决了,太方便了。”沈丽红不禁赞叹。

信息技术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创造了无数的新可能,档案领域也不例外。近年来,县档案馆以档案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持续推进县域档案整体智治工作,不断提升新时代档案工作信息化、数字化、高效化、便民化服务水平。

查档“到馆查”变“网上查”

像沈丽红这样“查档不出村”的便利得益于县档案馆档案查询“一件事”改革。“在以往,群众查档需到县档案馆,耗时多,不方便。为此我们开通‘互联网+档案服务’,将查档服务事项下沉至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政务服务)中心的185个综合窗口,就近为群众提供现场查档、委托查档、查档预约、档案咨询等多项服务。”县档案馆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群众婚姻、出生、土地确权等13类民生档案查询均能实现“一网查档,就地出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查档取证。

如今,查档服务除了实现从“到馆查”到“网上查”的转变,县档案馆还依托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网页端)、“浙里办”、“湖档直通车”(手机端)等多个查档平台,为群众提供长三角、市域县域馆室远程协查、全省及全国跨馆查档等多线服务。

2022年以来,县档案馆共计服务查档1.13万人次,较改革前增长29.52%。

档案“村管”变数字化“镇管”

针对村级档案管理基础设施不完善、档案收集整理不规范等问题,县档案馆加强工作探索。早在2013年,我县就在钟管镇建成全省首家乡镇档案馆,县档案馆持续推进镇级档案馆建设,高标准扩容增量档案库房,增设档案整理、展览、查阅等业务用房,目前已建成4家镇级档案馆。“村档镇管”模式的推行,有效缓解了村级组织的档案保管压力,保障了村级档案的安全,促进了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和高效利用。

近年来,县档案馆又将档案数字化转型融入“村档镇管”工作。截至目前,全县4个镇档案馆共保存村级实体档案52.2万件,管理数字化成果448万页。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县村社存量纸质文书档案100%完成数字化转化,并依托县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镇村档案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利用。“互联网+档案服务”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提供重要保障和档案支撑。

“档案工作的落脚点就是服务惠民,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还是要依托档案数字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最终的目标是为群众打造家门口的档案馆。”县档案馆党组书记、馆长丁建明表示。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我县连续获评“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和“浙江省档案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是我市唯一获得两项荣誉的区县级档案馆。近日,省档案局又传来好消息,我县档案工作2022年度综合评价指数居全省第一档,其中“工作创新”专项评价列全省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