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停不下来”的改革创造了奇迹

|记者 董华

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德清的一张“金名片”。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德清坚定不移用改革撬动发展,用创新驱动发展,一座“改革创新高地品质生活新城”正拔节生长。

以改革促创新发展

从2015年的省级城乡体制改革试点起步,我县改革大面积推进。聚焦国家所需、浙江所期、德清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德清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截至目前共承担承接的省级以上改革试点累计达200多项,众多改革经验在全省全国被推广。

从多年来的改革历程和实践可以发现——

德清“富于创造”,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城乡体制改革等各领域为全省全国创造了先行经验,收获了一批突破性成果。

德清善于“无中生有”,选准地理信息产业为突破口,打造地理信息小镇、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获批全国首个以县域为主体创建的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德清更以“实干为民”改革精神,大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医供体改革等民生普惠改革,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群众点题、政府解题”的“微改革”已经实施了7批次120项,涉及交通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拉近了改革与群众的距离。

可以说,改革的基因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不断撬动着德清创新向前发展。

以改革优营商环境

父母在外打拼,儿女是牵挂。为了招引和留住人才,今年我县出台了《德清县保障随迁子女“同城共学”,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方案》。“目前已经有600多人报名,基本上可以实现100%保障入学。”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随迁子女“同城共学”是我县今年排定的优化营商环境标志性项目之一。自省委提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以来,我县锚定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的目标定位,积极开展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行动、企业诉求快速响应行动和改革红利全面释放行动,排定了“兜底办”2.0版、质量管家、车联网产业合规体系等15项营商环境标志性项目,通过小切口改革推进营商环境精细化治理。

事实上,近年来我县一直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不断探索、积极尝试,针对企业的“痛点”“难点”,用一项项“刀刃向内”的改革见招拆招,努力提升服务效能,尤其是在全省率先实施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企业投资项目“一窗服务”改革、“标准地”改革、“拿地即开工”改革等多项系列改革经验,使德清营商环境走在前列。

以改革彰显干部敢为

去年6月,浙江屹纬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因订单量的增加,急需在厂区内再建一个仓库来解决产品仓储问题。但在企业办理建设审批手续时,由于土地性质及历史遗留问题,审批手续迟迟未能办理,这让公司副总经理戴元东很发愁,并将诉求反映到了县政务办兜底办领导小组办公室。

接到企业诉求后,“兜底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汤群晓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赴厂区实地踏勘,并先后4次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与企业负责人反复沟通协商、探讨研究解决路径,最终拿出了解决方案。“德清的干部不避难,敢担当,十分了不起。”拿到解决方案的戴元东连连点赞。

“政策变动没人管、职能交叉不好管、边界不清不想管”……这样的“三不管”难题,往往是企业为之头疼的“疑难杂症”。自去年兜底办成立以来,汤群晓及其团队着力在“三不管”问题上“啃硬骨头”,一批长期未解决的复杂问题迎刃而解。她也因此荣获去年二季度担当之星。在德清,像汤群晓这样的干部不在少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领导干部要“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回头看德清发展历程中的每一次进步,无论是产业技术的变革、还是城乡藩篱的突破,无论是发展模式的迭代,还是体制机制的创新,都离不开党员干部“敢字当头、干字为先”的精神品质。

“干部敢为,地方才敢闯。去年开始,我们全面融入省市赛马激励比拼的大场景,提出了实施‘四比一争’大比拼主题竞赛。”在比一比、争一争的过程中,我县在去年连续两个季度获得市实干争先奔跑奖,连续四个季度荣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全县各级各单位共荣获省级以上荣誉试点180余项,并以全省第一成绩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名单……干部敢为让改革迸发更强动力,改革让干部“能为”更“敢为”。

如今,德清大地上,改革的“种子”被不断播撒,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汇聚成了改革“试验田”里最美丽的风景。“停不下来”的改革精神也让德清高质量赶超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也必将在奋进“两个先行”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