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于无声处“种”出甜蜜日子

|记者 徐晟昱

在新琪村见到邓桂勤这天,阳光正好,55岁的邓桂勤精神抖擞地从客厅里迎出来:“这个小院子里的花花草草都是我自己拾掇的,还不错吧!”如果不仔细瞧,完全看不见她耳朵里还戴着一左一右两个助听器。

邓桂勤是康乾街道新琪村人,在20多岁时被确诊为神经性耳聋,听力残疾二级。8年前,丈夫李学明因糖尿病引发中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为了照顾生病的丈夫,她把街上的理发店搬回村,在院子里摆弄起了花草,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她的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说起邓桂勤,村里人都这么形容她。再度说起多年前的事,她的情绪已十分平静。“开始的时候感觉有一只蝉在耳朵里一直叫,听不清外面的声音,后来才慢慢发觉耳朵听不见了。”意外发生在邓桂勤初中毕业的这一年,自此,她便经常受耳鸣困扰,到了22岁的那一年,邓桂勤的世界一片安静。“失聪前,我就和现在的丈夫认识了,那几年他一直带着我求医问药、配助听器,一直在身边开导我。”

初中毕业后的邓桂勤学了一门手艺——理发。“我做理发师是出于兴趣,对我来说,美发工作就是不断打磨技艺,让客人满意,还能证明自己。”一双巧手、一把剪刀,就可以满足想要变美的“心”。这份工作或许十分寻常,却不容易胜任,甚至有点枯燥、乏味和磨人。邓桂勤说,初入行时,都是从洗头工干起的,手指每天都泡得发白脱皮,但可不能小看了洗头,因为时间长了就能了解不同顾客的脸型和发质。学到技术后,邓桂勤在乾元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理发店。因为技术精湛,理发店渐渐小有名气。

有时,邓桂勤与顾客交流时会有阻碍,因为回答的“牛头不对马嘴”,总是会受到个别客人的奚落。为了听到别人的话,她总是正面对着顾客,依照对方的口型,半听半猜,凭着待人的真诚和一门好手艺,邓桂勤的理发店有了不少回头客,在街上一开就是三十多年,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意外总是来得无比突然。四年前,丈夫李学明因糖尿病突发中风,需要时刻有人陪伴和照顾。家里的主心骨瘫痪在床,儿子也还没有成家立业,用邓桂勤的话说,就是“一下子被打懵了”。但生性乐观的邓桂勤并没有被生活击垮。“之前是他陪着我,现在换我陪着他。”为了更好地照顾丈夫,邓桂勤关了街上的理发店。丈夫出院后在武康休养了一段时间,邓桂勤选择回到新琪村,还把之前理发店里的老物件搬了回来,在村里开起了理发店。理发店的牌子就搁在院子里,村里的人都是互相介绍着来理发。“她的手艺好,不仅动作麻利,收费也便宜,我们也就不愿意往城里赶了。”邓桂勤的老顾客们说。

这几年,邓桂勤算了一笔账,虽然收费便宜,但每个月靠着理发,她也能赚上千把元。2020年,儿子也成家了,生了个儿子叫“闹闹”。

生活不亏待每一个认真向上的人。在她的细心照料下,丈夫的身体也渐渐好转。“虽然还要帮他擦身体,但是已经慢慢能下地了,还能带带孙子。”邓桂勤说。为了让周边的环境看起来能够生机勃勃,她还打造了一个花园小院:十余平米的院子里,金枝玉叶、仙人掌、月季、吊兰、昙花、天堂鸟……花园越来越像回事儿。她对自己养的那些植物也很用心,“这些花花草草有的喜欢暖和,有的喜欢潮湿,但只要用心了都能养好。”

离开小院时,她又开始侍弄起花草,这个看起来娇小柔弱的女子,心里却好似蕴藏着一股破茧重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