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苕溪鱲”,值得探究的德清故事

近日,湖杭两地的媒体发布了一条发现新物种的消息:在苕溪流域,发现了一种体形有点像逆鱼、䱗鲦鱼的新鱼类,不过,与逆鱼、䱗鲦鱼最明显的不同,该鱼是“彩色”的,漂亮极了。这种鱼被命名为“苕溪鱲”。

许多人对此兴奋异常,因为这种鱼实在太漂亮了,有人甚至觉得比金鱼或锦鲤还惹人喜爱。但是,许多年长的德清人不淡定了,在记忆里,这种鱼虽然不像逆鱼、䱗鲦鱼那样常见,小时候在河边戏水、玩水时,却并不少见。有人称之桃花鱼,意思为像桃花般美丽,也有人用本地话自取一个发音奇特的叫法,却没有人叫得出这种鱼的正规名称,直到今天才知道,这种鱼原来属于一个新物种,一种鲤形目鲤科鱲属的鱼类。

以前,有人还捞了这种鱼当成金鱼养。从水中捞上来时这种鱼是彩色的,但养了一段日子,鱼鳞上的色彩会褪掉,变成跟其他普通鱼一样。据科普知识介绍,原来,该类群的雄性往往在繁殖季节展现出异常艳丽的体色,并且在头部长出发达的星珠用来搏斗与求偶。

据报道,该物种只在余杭与德清两地的苕溪流域发现。经德清县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项目组、杭州原乡野地生态保护与研究中心和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上海海洋大学等合作,共同确认了该新物种的诞生。经介绍,要判定一个新物种要求极其严谨,不仅需要在形态特征上与其它物种有差异,同时还要通过分子系统学的分析,证明这些样本与之前发现的物种在基因层面上也有着显著的不同。

许多德清人从小就知道家乡的河中有这种鱼,那么为什么到今天才被发现为一个新物种?

首先,新发现并不代表是今天才出现的,新物种原本就存在,是否确定为一个新物种,需要专业人士来慧眼识宝。普通人由于相关知识缺乏,即使发现了,也以为是属于一个老物种,想不到它是一个新物种。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各种“发现”多了起来,除了科研力量的增强,也与经济包括信息业的快速发展有密切关系。如今,人人手里都有一部智能手机,发现了一点稀奇的事物,通过照片或视频会迅速传播,相关专业人士就容易从中发现端倪,进一步研究后,更容易比以前能够发现新物种。像“苕溪鱲”,虽然德清许多人早已发现,但发现之后仅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被知晓,很难被相关专家获知信息,也就难以填补采集空白。显然,现在各种研究条件和研究实力的提升,更能发现新物种。还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手段的提升,一些常见的物种被重新分类和定义过程中,需要细化归类。同时,近年来,随着“五水共治”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恢复得越来越好,有些原本大幅减少或者处于濒危状态的一些物种得以恢复种群,从而更容易被研究者发现,“苕溪鱲”就是其中之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苕溪可谓德清的母亲河,德清之地名,也来自“如水至清”的东苕溪,我们一直相信“任何事物存在,都有它存在的必要”,存在即合理,“苕溪鱲”物种的存在,也一定有该物种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为什么苕溪流域会存在着美丽如花的“苕溪鱲”?或许,从“苕溪鱲”身上,可以告诉我们从哪里来,该往哪里去。又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