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最小急救单元”提升健康服务
百合未来社区“塔山里”打造3分钟急救系统

|记者 杨晓燕

当意外伤害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而最有效的抢救时间只有短短4至6分钟,这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黄金救命时间”。在舞阳街道的百合未来社区“塔山里”,一个崭新的应急救护微单元公众自救体系及名师培训中心已落地启动,通过“最小急救单元”的打造,进一步提升居民应急救护处理水平和健康服务。

AED自动体外除颤机、AED仿真训练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专业培训师……在这个“最小急救单元”里,专业化的配备应有尽有。舞阳街道工作人员卞晖介绍,应急救护微单元以推广普及应急救护CPR+AED技能培训以及培养战备急救员为目标,建立封闭环境公众自救体系,确保急救事件发生时公众真会用、真会救、真敢救,努力提升“心源性猝死”院外社会急救成功率。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民目前应急救援知识的普及率不达5%,由于应急措施实施不当而产生的事故与意外不胜枚举。因此,为增强公众自救与互救能力,推动基层急救水平能力十分重要。

上周,“塔山里”应急救护微单元的首场应急救护培训完成了小区26位居民的培训。“接下去,我们将对小区常驻群众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及学习体验工作,达到常驻群众80%、党员100%的普及率,实现常驻群众30%以上参加应急救护CPR+AED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取证,储备多名战备型急救保障人员。”卞晖表示。

老年人是突发心源性疾病的高发人群。为此,百合未来社区还对小区70周岁以上独居或夫妻共同居住的名单进行梳理,首期将选择10户老人家庭安装“一键呼救按钮”。这个按钮将接入小区消防控制室,实现24小时应急反馈机制,并接入120急救中心,急救信息还会第一时间传导到具备CPR+AED技能培训证书的附近小区居民手机上,全力实现急救事件第一时间响应。

卞晖说,为发挥最小应急单元的最大效能,“塔山里”应急救护微单元将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实战模拟演练,常态化、高频度开展演练、测试,力争实现“心源性猝死”模拟急救成功率100%,即AED处于战备管理能用状态,并且在模拟急救事件产生时能在3分钟内到达事件现场,此次检验最小应急单元快速反应能力、情况报告能力以及快速联动能力,提高了真实事件急救成功率,为周边其他场景公众自救体系提供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