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兴趣班,要兴趣不要攀比

有学生家长告诉笔者,自从孩子放暑假以来,光接送孩子就忙得不可开交。上午一个兴趣班,下午一个兴趣班,有时晚上还有一个班,一天要跑四到六个来回。那么,孩子对所学的是否真正感兴趣?家长说,“弄不灵清。”

孩子上兴趣班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对所学的东西增加兴趣。但是,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上兴趣班,目的是“不能输在起跑线”。

“不能输在起跑线”,是不少家长的“共识”,如果起跑时就比别人家的孩子晚了,自然容易落后。所以,有的家长很焦虑。但是,家长有没有注意到,孩子上了兴趣班,是不是被培养出了兴趣,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现在有些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并不是出于培养孩子兴趣的目的,而是盲目跟别人家的孩子比,人家怎么样,我家孩子也要怎么样。别人家孩子成绩优异,这边得了奖,那边获得了比赛资格,就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落后,说什么“落后就要挨打”,各种各样的班一样不可少,并且每天督促着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不仅如此,看到别人家孩子琴弹得好、画画得好、字写得好,于是,还想着给孩子报音乐、素描兴趣班,企图一夜之间要把孩子打造成“全能冠军”,孩子本以为暑假可以休息,却不料根本没有休息的时候。

因为孩子分分秒秒都在学习,有点喘不过气来,原本有点兴趣的兴趣班,渐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培养,实际上断了孩子学习兴趣的根,根须断了,不管起跑线有多高,最终还是不会成功。孩子的兴趣,如同美食的诱惑,给孩子闻闻香气,尝尝味道,增大自己动手制作的欲望,都会提升孩子对美食的兴趣。可是,孩子的饭量有限,不能因为是美食,孩子吃不下时仍然强行灌输,让孩子吃到呕吐,反而导致孩子看到美食就厌恶。

孩子本来是极具好奇心的,他们甚至不知道有没有兴趣,这就需要家长和兴趣班老师给予引导,上兴趣班其实也是一个帮助孩子探索的过程,所以,兴趣班的优与劣,在于能否把孩子的兴趣火苗点亮。孩子兴趣大当然更好,若孩子兴趣很小,也告诉家长孩子的潜质可能不在这方面,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短处,可以考虑挖掘孩子的其他兴趣,但是有些父母充满“功利性”的攀比,刚性地让孩子产生“兴趣”,很容易磨灭孩子的天性。久而久之,孩子就把兴趣班当成了任务,失去了探索之心。有效的教育,应该注意适度与匹配,以孩子的爱好出发,勾起孩子的兴趣。

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之说,其实很片面。说到起跑线,自然容易让人想到短跑比赛,各就各位,一声令响,迟缓一点的选手,就输在了起跑线。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要跑的路很长,起跑时短暂的一瞬间领先并不能证明什么,所以,慢一点,并不能说落后,能够跑到终点的,才能称之为成功,赢在终点线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有的人,起跑的很早,童年少年时代,名气大得震天响,但到中年老年,或没了踪影,或成了废人。或许到那时,你才会意识到,兴趣班要的是兴趣,兴趣才是最持久的动力,即便没有外力,孩子也会自生动力。家长如果盲目跟别人家的孩子攀比,不观察孩子的兴趣,即便赢了起跑线,最终也会输掉终点线。

|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