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岭南春将尽,北国的冰雪却刚刚融化,万物苏醒、野菜萌芽,迎春花开。往年的这个时候,我肯定是矫情的,空运来的东北野菜、江浙的春笋,还有南方的艾饼,满满地摆上一桌子,邀朋约伴打造仪式感。
小时候,迎春花一开,奶奶肯定会烙春饼,春饼薄到透明,一个人至少能吃上十几张。当然不是一张一张地烙,而是一次烙五张,将五个小面剂子分别抹上油,按上下次序压在一起擀成薄饼,中火烙熟后摆上桌。吃的时候,要一张一张地揭开,在薄如蝉翼的春饼里裹上各种菜蔬,多是清淡的小炒、野菜与炸酱,很少有肉,但每种小菜都特别惹味,让你一吃就停不下来。
配春饼的小菜可不简单,有时能有十几样,大葱切成丝、黄瓜切成条、香菜洗净摆一碟;清炒土豆丝、芹菜炒粉条、萝卜丝炒虾皮、渍菜粉是必备菜;香椿芽更不能少,肯定是与鸡蛋同炒,黄中间绿的一大盘;还有韭黄炒鸡蛋,韭黄多、鸡蛋少,贪其清鲜;刚刚在大棚里种植出来的山野菜虽然贵,但春天嘛,迎春花都开了,地里的野菜马上也将上市,能吃的菜蔬、水果将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宜,现在多花一点,算打个头阵,有个好意头。绿盈盈的摆上两碟子,一碟婆婆丁,一碟苣荬菜。有时奶奶想换换口味,就买回来一把柳蒿芽,其实没谁爱吃,它有点奇怪的味道,但春天嘛,肯定要尝尝鲜的,不喜欢也来一点。我有十几年没吃过柳蒿芽了,早就忘记它的模样,它的味道。豆瓣酱肯定不能少,对于东北人的餐桌,豆瓣酱不是咸菜,而是每餐必不能少的调味料,我家的餐桌除了夏天不常吃,其他三个季节,那是天天见。
如果吃饭的人多,姑姑叔叔都回来了,那这些菜还是不够的,不是不够吃,而是不够气派。奶奶肯定还要炖上两锅菜,全都满到冒尖,不是酸菜炖排骨,就是土豆烧五花肉,或者小鸡炖蘑菇。北方炖菜乏善可陈,不是大鱼就是大肉,份量十足,吃一餐饱一天,哪像讲究的江浙菜,上一桌,还不够一个人塞牙缝。
但长大后的我还是喜欢江浙,不管是气候,还是菜肴。江南的春天,是会让人掉泪的,满腹柔情,恨不能找个人谈一场不会分手的恋爱。
到了深圳生活,我很少炖菜,即使炖菜,那也是炖个春笋煲或者猪肚煲鸡。如果老友来捧场,那肯定是腌笃鲜——春笋配上咸肉、火腿、鸡肉,一炖一大锅,先喝汤后吃笋,真的是鲜掉了眉毛,边喝边吃边侃,喝得大汗淋漓,吃得红光满面,侃得日落西山。可是现在也很少做了,因为没人肯陪我一起吃,一起流着汗,一起微微地笑。
想到老家的亲人又烙起了春饼,包起各种春天才有的鲜蔬,而远在南方的我,除了遥远的思念,便是低头的叹息。
春分两半,一半塞北,一半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