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书院门口乡贤们合影留念
|记者董华
12月17月上午,阳光明媚。老县城乾元镇迎来了一批“老朋友”,他们中有商界精英,也有学术大咖,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德清游子。怀着同一份情感,他们齐聚乾元,边走边赏,兴致盎然,陶醉在老县城的美丽景致中,沉浸在过往的回忆里。
当天上午9点多,一辆大巴载着30余位乡贤从武康出发前往乾元。沿着304省道由西往东行驶,在新盟加油站处左转,便进入了乾元镇南郊路。宽敞整洁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白墙黛瓦的房屋错落有致。还未下车,大家就已经被车外的景致吸引,纷纷拿出手机捕捉车窗前划过的风景。不一会儿,大巴车停在了大家山脚下,乡贤们的回忆之旅也就此开启。
位于原东立花园的乾元镇美丽城镇建设展示厅是乡贤们参观的第一站。这里浓缩了乾元镇自美丽城镇建设以来的所有成果,大家一边听讲解看展示图,一边感慨变化之快。
展示厅中,最吸引眼球的一个20平米的大型规划模型,它将整个乾元尽收眼底。乡贤们指着模型,辨认着各个位置、地名,往事也随之在脑海浮现。“我虽然是雷甸人,但是在乾元工作生活了20多年,对乾元的感情很深。”身穿藏蓝色大衣,一头利落短发的官金仙站在模型前无不感慨。身为广东南方物流集团董事长,官金仙每年都会被邀请参加游子文化节。尽管每到年底,企业事务都特别繁忙,但她都坚持抽出时间,参加每年的游子文化节。“一方面可以看看家乡的变化,另外也可以和老朋友相聚。”官金仙说。
走出展示厅,乡贤们来到了谈家弄。铺着青石板的悠长里弄一路延伸,浓厚的江南气息扑面而来。另一侧时光墙上镶嵌的老式缝纫机、黑白电视机、凤凰自行车,展示了不同年代生活场景,勾起了乡贤们儿时的回忆,纷纷驻足留影,笑容也变得童真起来。
“我记得以前这个弄堂很小,没想到现在设计得这么有创意。可以看出,乾元镇的领导干部很有作为。”河南开心一方置地集团的董事长叶永明一边拍照,一边夸赞。叶永明是土生土长的乾元人,对于乾元的变化他感触最深。他也坦言,目前自己正在做一个旅游项目,乾元的改造让他深受启发。
从谈家弄,再拐进丁家弄,一路上,德清窑展示馆、幸福邻里等特色小馆、老宅一一展现。“乾元镇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很到位,而且充满了创意。”乾元联合村人姚文统在上海从事文化传播行业,他十分看好乾元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姚文统说,作为游子,故土难离,只要有机会和平台,他十分愿意来到家乡投资,将上海的文化产业带到德清。目前,他已经在乾元注册了一家文化创意公司。
弄的尽头,三味茶馆已开门迎客。在乾元镇党委书记金明龙的邀请下,乡贤们走进茶馆,三五成群地围坐到茶桌前。茶馆老板早已准备好了水果和招待贵客的传统“三道茶”,一一端到客人们手中。“喝到这烘豆茶,我就想到我妈做的烘豆。”说这话的,是深圳市衡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朱小萍。她说自己在深圳生活了20余年,但依然喜欢这份家乡的味道。“到现在,我妈还给我做笋干和烘豆,出差的时候我都要随身带着吃。”说着,她还真从手提包里拿出了几小包烘豆分给大家。
当然,对家乡的感情寄托不仅仅是这一把烘豆,朱小萍悄悄告诉记者,目前正在洽谈一个项目,如果顺利的话,明年就能在德清落地。“在深圳工作太忙了,我也想给自己多些回家的机会。”朱小萍笑着说。
茶馆里,大家一边品味着暖烘烘的热茶,一边聊家常,回忆过往。乾元镇党委书记金明龙也不忘乘此机会向大家推荐起乾元,欢迎乡贤能够到乾元来投资。
随后,乡贤们还参观了原孔庙修复成的清溪书院,品尝了乾元特产梅花糕。一上午的行程很快结束,大家却沉浸在回忆里意犹未尽,搜寻“老德清”的记忆,他们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