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下渚湖“百日攻坚”擦亮城乡窗口

|记者 韩洁

堆积已久的建筑垃圾被清理,裸露的土地披上绿装……近日,在下渚湖街道“打造最洁净街道”行动中,以往容易被忽视的“城市边缘地带”,正通过一场“百日攻坚”渐次焕新。

城乡接合部是连接城区与乡村的过渡区域,也是展示区域整体形象的“特殊窗口”。康介山村与余杭仁和街道地相连、山相依,却常因监管空隙成为偷倒建筑垃圾的“重灾区”。

“这一区域的形象直接关系街道的整体面貌。”德清封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亮介绍,针对屡禁不止的建筑垃圾偷倒“顽疾”,街道打出了一套“科技巡防+精准执法+源头追溯”的组合拳:在下仁公路两地交界处的关键路口加装智能监控,构建严密防线;同时依托“跨区域联合执法站”开展联合执法,持续打击偷倒行为。“今年以来,已查处5起建筑垃圾偷倒行为,并对8处历史积存点完成清理复绿。”

整治既关注“大动脉”,也注重“毛细血管”。相较于打击偷倒垃圾的“外科手术”,处理农居房前屋后乱堆放的柴草、旧农具、废弃建材等,则更像是一场“内科调理”,需要耐心与巧劲。“过去是‘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废旧物品挤占公共空间,影响村容。”陈亮说。街道未采取简单“一刀切”清运,而是由联村干部和网格员上门宣传杂物乱堆放的安全隐患,告知大件垃圾堆放点位置,并发动干部群众每周末开展联村整治,推动环境面貌整体提升。

洁净是城市最本真的底色。自全县“最洁净城市”行动启动以来,下渚湖街道迅速响应,由街道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建立“周巡查、月会商、季点评”机制,围绕城乡接合部整治、人居环境提升、餐饮油烟监管、坑塘沟渠保洁等内容展开行动,将整治责任压实到每个村居、每个网格。“接下来,街道将进一步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打破‘整治—反弹—再整治’的循环,推动城乡成为展示融合发展的亮丽风景线。”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