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莫干山高新区从“最需处”发力 让政府服务“精准滴灌”

|记者 沈宇翔

“一下大雨,心就悬着。”说起江南的梅雨季,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建明眉头紧锁。而今,在莫干山高新区的协调下,公司的烦恼得以消除。前不久,一面饱含谢意的锦旗被郑重送到市建设局莫干山高新区分局。锦旗无声,却诉说着困扰企业多年的积水顽疾。

过去,由于回山路、逸仙路区域建设较早、地势低,一到雨天,道路排水不畅,积水严重,周边企业均受影响。我武生物作为生物制品医药企业,生产活动对洁净环境要求极高。但雨季的积水问题不仅阻碍通行,还对企业的生产及经营活动造成更多实质影响。

企业“痛点”的呼唤,被莫干山高新区敏锐捕捉。市建设局高新区分局市政管理科负责人穆永亮的身影,频繁出现在积水的厂区边缘。他一次次踏勘,在泥泞中寻找问题的根源。这是一场针对基础设施“沉疴”的系统性诊治:管径不足?管网老化?还是地势落差设计缺陷?唯有精准诊断,方能对症施药。

经过周密排查,症结锁定在关键节点——长虹西街井龙桥泵站。2023年底启动泵站改造,2024年调试完成,当2025年的梅雨季如期而至,何建明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如果说解决我武生物的难题是疏浚“历史欠账”,那么服务浙江金磊软磁材料有限公司则是一场与时间的竞速。在项目现场,机械轰鸣不绝于耳,尘土飞扬间尽显“奔跑者”的姿态。公司总经理王朝伟坦言,“今年开工、今年竣工、今年投产”的目标背后,是对莫干山高新区服务能力的极限考验。

冲刺关头,电力专线却成了项目推进的“瓶颈”。建设电力专线需跨越复杂地形,协调供电、交通等多个部门,审批流程环环相扣。电力专线建设项目负责人陈良良办公室墙上,贴满了项目进度表和线路图纸。“专线按常规流程要到2026年2月才能建成,但金磊年底就要投产,这个时间差怎么补?”

难题面前,莫干山高新区毅然选择了负重前行、双线作战。陈良良成了各部门间的“飞人”和“说客”,他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各部门的反馈要点。“我们一方面要集中力量加速推进电力专线建设,协调各环节并联审批;另一方面,要同步启动临时过渡供电方案,确保年底投产时机器能轰鸣起来。”

从穆永亮在雨中为企业寻根问源,到陈良良为项目电力供应殚精竭虑设计“双保险”,莫干山高新区的服务理念清晰可感:“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这八个字并非悬浮的口号,它化作了城北园区升级的市政管网,融入了保障金磊冲刺的临时电路,更沉淀为企业赠送锦旗时那份由衷的踏实。

↘记者手记

“精准滴灌”四字背后,是莫干山高新区俯身倾听的耳朵,是迅速响应的双手,更是敢于创新破难的智慧。当服务如春雨般精准润泽企业发展的“最需处”,企业便能从经营的后顾之忧中抽身,专注于生长的力量。这既是区域经济活力奔涌的密码,也是高质量发展最朴素而深刻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