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洁
“滴滴,滴滴。”设备仪器不时发出沉沉的低鸣声。武康健保集团县人民医院的急诊医学科忙碌如常。
在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里,武康健保集团人民医院门急诊第二党支部的党员医务工作者正在为6床上的老人擦背、换洗衣物。因为感染性休克,老人在EICU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所有的衣食、护理都由医护人员承担。“要做到事无巨细的照顾,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一样重要,医院也有温度。”门急诊第二党支部党员孙菁动情地说道。
门急诊第二党支部主要由急诊医学科、120指挥中心等科室党员组成,有正式党员21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作为卫健系统的基层党支部,门急诊第二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以急诊专科特色诊疗服务为发展的“第一要务”,不断提升急危重症治疗技术,强化急诊服务能力。
“ECMO在这几年被大众所熟知,但是这一技术在我县的发展一直相对薄弱。”门急诊第二党支部党员盛秋萍介绍,ECMO又称体外膜肺氧合,主要用于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为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氧合与循环支持。面对“体外膜肺”这一重要技术在急诊医学科中的“空白”,门急诊第二党支部积极投身ECMO技术发展。2024年实现了急诊医学科ECMO技术“从无到有”,填补了急诊医学重点学科“体外膜肺”的空白。“2024年8月到当年年底,我们独立开展了4例,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独立开展了7例,坚实了重症患者的生命防线。”
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关键在于能力提升。在日常工作中,门急诊第二党支部发现因手外伤外转杭州等上级医院的患者较多,造成就医不便。在此基础上,支部及时调整科室发展侧重点,克服人员紧张、工作繁重等困难,委派支部党员、科室骨干前往上级医院学习进修。“作为今年全新开设的亚专科,急诊手外科目前月均手术30~40例,给患者带来就医便利的同时减轻患者就医负担。”门急诊第二党支部党员姚高祥说。
急诊和急救同属于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急诊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第一线,而有效的院前急救则能够为生命赢得更多宝贵时间。为此,结合全县基层急救站点扩面,门急诊第二党支部定期组织基层站点急救人员开展岗前培训,提高急救能力。目前,我县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为10分47秒,比2024年年底缩短23秒。
一个学科就是一个战斗堡垒。门急诊第二党支部坚持把支部建在学科上,赋能急诊急救服务能力提升。2024年,急诊医学科全年总病人数19万余人次,EICU全年收治164人,急诊病房全年收治734人,急诊病房全年手术量343台,均较2023年有明显增长。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武康健保集团人民医院门急诊第二党支部书记吴敏明表示,未来支部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自我革新,将党建引领学科发展作为重要抓手,致力学科业务和服务双提升,为德清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