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英溪晨话
小事不小看

|记者 盛永良

夜幕降临,新市栎林村进村路两旁的路灯亮起,照亮村民回家的路。这背后,是德清探索推进的民生微实事立办制度带来的改变,以“群众点菜、代表督题、政府配菜”模式,快速精准化解百姓身边的“关键小事”。

民生微实事是指未能纳入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但人民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急事、难事。

问需于民,找准群众所盼。如何汇聚社情民意,全面了解百姓“急难愁盼”?党员干部要在畅通“代表有约”“码入户”等渠道的基础上,做好“入户走访察民情”“排查走访听民意”“数智赋能摸民需”等工作,让群众随时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确保每一件“微实事”都精准切中群众需求。

问计于民,凝聚解题智慧。群众不是问题制造者,而是解题金钥匙。应激发全社会活力,让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充分吸收百姓的期盼与智慧。“众人拾柴火焰高”,把群众的力量汇聚起来,在“微实事”办理中,“快”字当头,尽量做到当季提出、当季办理、当季见效,把“微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以小见大撬动百姓的“大幸福”。

问效于民,检验工作成色。民生微实事立办工作,是对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深度探索。工作成效如何,群众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对项目验收与满意度开展测评,实现“群众点题、政府解题、一起监督”的闭环管理;另一方面,要突出常态长效,通过“回头看”“持续看”等方式进行全过程监督,以实绩赢得群众的称赞,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为民办实事,不在口号响亮,而在将群众的“芝麻事”打造成“幸福果”。当每件“微实事”都化作通往美好生活的铺路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便会自然流入每一位德清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