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莫干山聚力打造世界级青创社群

|记者 陈明月

一张桌椅、几杯咖啡,设计师、自由撰稿人等年轻人围坐在莫干庾街的露天帐篷下,热烈讨论创业方案——这样的场景,如今已成为这座山间小镇的日常。

作为久负盛名的文化名山,莫干山除了吸引四方游客外,也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扎根于此,一个世界级青创社群的雏形日渐清晰。

走进莫干庾街青创社群,扑面而来的是蓬勃的创业活力。在4号地块,一座设计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青年旅舍正在紧张施工,这个集住宿、餐饮、文创、社交于一体的复合空间,计划2026年投入使用。

“这里既有乡村的生态优势,又具备城市的工作便利。”该项目由在上海成功运营两家青旅的青年吴回飙负责。他介绍,青年旅舍将注重空间与自然的融合,未来还将推出“沪莫两地周末互动计划”,促进两地人才互动。

不远处,全新的办公场景——“兴头上未来办公”空间正在紧张收尾,将于6月运营。该空间由创业者小飞及其团队打造,采用开放式设计打破传统隔间限制,提供近200个灵活工位,为青年创业者营造创新协作环境。“莫干山开放包容的创业氛围与我们的理念高度契合。”小飞介绍道,“我们不仅要提供办公场所,更要创造激发创意的环境。”

运营仅一年时间,莫干庾街已经从普通商业街区,变成了一个青年聚集、创业活力迸发的社区。目前,这里已经聚集了100余名青年人才、60家创新品牌,培育出了文创设计、未来办公、艺术空间、脱口秀等多元业态。

为满足青年需求,莫干庾街青创社群的配套也在持续完善:青年旅舍、青年食堂、共享单车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定期举办的音乐会、画展、摄影展等活动更让这里成为“24小时活力社区”。当地推出的“八大扶持政策”涵盖生活补助、创业补贴、配套支持等方面,更是为青创社群提供全链条支持。

在莫干山,一个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创新人才聚集地正在加速形成。

去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毕业生沈吉回到家乡莫干山,创新打造了文旅IP——“冰箱贴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不仅展出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百余件藏品,由沈吉自主设计的莫干山特色产品更是卖出了上万件,成为了传播当地文化的新窗口。

“青年们不仅带来了前沿的理念和创意,更通过一个个特色项目,为莫干山的融合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莫干山度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度假区已成功引进78个优质青创业态,涵盖数字文创、生态农业、共享办公等多个新兴领域,预计全年将达到100个青创业态的引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