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民生微实事“立办即办”

|记者 付露波

“亮了亮了,这下走夜路不用愁了。”新市镇栎林村的一条进村路由于没有路灯,周边村民一到晚上只能摸黑走路,现在装了灯后,村民们十分高兴。“我家就住在这附近,以前小孩子走这条路不放心,现在装了灯后,安全多了。”村民沈海平说。

一盏路灯事虽小,但与村民们的日常出行息息相关。今年,德清县人大常委会探索推进民生微实事立办制度,更精准、精细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所谓“民生微实事”,是指未能纳入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但人民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急事、难事。民生微实事坚持“立办即办”的工作导向,力求当季提出、当季办理、当季见效。

今年4月,民生微实事立办制度在新市镇先行先试,栎林村太阳能路灯安装项目以及新塘村道路修补项目成为首批推进的两项民生微实事。其中,路灯安装项目涵盖两条道路,一条长约1公里,另一条为进村路,长200米,共设置37盏路灯,目前已于4月19日完成安装,次日正式亮灯。新塘村新建圩道路此前由于长期使用,局部混凝土板块碎裂、沥青路面皲裂破损严重,经修复提升后,路面重新摊铺沥青,道路焕然一新,目前已正式通行。

“‘民生微实事’是群众‘急难愁盼’的集中体现。此次栎林村路灯安装工程和新塘村道路修复提升工程,正是我们通过‘代表有约’‘码入户’等渠道征集到的首批民生微实事项目。”新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沈良表示,这两个项目看似“微小”,实则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栎林村路灯安装工程覆盖4个村民小组、182户700余人,为群众点亮了“回家路”;新塘村道路修复工程涉及500余户农户,修复破损路面300米,让村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一些小事往往就是群众感受最真切、最盼着解决的事,是群众心中的大事。“民生微实事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平台,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参与项目验收、满意度测评,构建‘群众点题、代表督题、政府解题’管理闭环。”新市镇人大主席张水红表示,接下来,镇人大将持续聚焦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以精准对接民生需求为导向,优化项目推进流程和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全过程监督与群众参与,力争年内实现民生微实事群众知晓率、办结率、满意度全面提升,切实以“小实事”撬动“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