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彦伶 通讯员 袁梦南 宋金杰
日前,记者从德清县港航管理中心获悉,第一季度,德清县完成水路货运周转量2.3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实现开门红。同时,德清水运周转量增速连续12个月排名全市第一。
强劲动能释放的背后,得益于德清不断完善的水上“高速网”和航道运输能力的提升。“2024年,我们顺利完成了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工程(德清段)红星桥、丁家桥、白云桥的建设,它的改造提升让德清县的水路一下子开阔了起来。”德清县港航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完成后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工程(德清段),一方面让千吨级船舶及装载三层集装箱船舶实现了物畅其流;另一方面也畅通了杭嘉湖的沟通联系,促进着“宁波港”海河联运枢纽发展。
航道通行能力的提升,也对停泊问题有了更高的需求。为此,德清县瞄准“一区双锚”战略,即一个水上公共服务区、大海漾与韶村漾两个船舶锚地建设,合计共投放82个公共停船泊位,其中千吨级泊位56个,泊位使用率已达80%以上,有效缓解航区公共泊位稀缺、船舶停泊难问题。
有了优越的航道通行条件,不少港区码头、水运企业新增航线,购置了更大吨位船舶。
改善船舶吨位,提升运力,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首当其冲。2024年以来,德清县依托国家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政策,在全市率先完成37艘老旧船舶报废拆解,发放补贴892.65万元。
通过省市碳达峰、物流政策加持,鼓励、支持、引导水运企业加快投运内河集装箱船舶及多用途船舶,德清港集装箱运力飞速提升,截至3月底,德清县集装箱船和多用途船运力12艘、665标箱,德清县水路运力达28.35万载重吨,相较年初均有增长;其中,企业运力占比全县总运力54%,首次超过个体运力。
这一年德清的水运周转量增速连续保持全市第一,水路运力持续上扬,翻看德清籍航运公司和船舶名录,其中也有迹可循。
从名录上看到,一季度,德清新入驻航运企业2家,航运公司总数从2021年的4家增加到了目前的11家。
“快!”这是湖州三航航运船务有限公司法人陈怀超办理入驻时的切实感受。“提交完所需的材料后,一个工作日内就拿到了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效率远超预期。”
让陈怀超印象深刻的是,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一对一问答,办啥事、怎么办、需要啥材料、多久办结……办事过程一目了然,办事流程也大多走线上,减少了线下跑腿,方便企业办事。
企业办事的高效体验,源于德清推行的船舶登记政务服务改革。为了让更多企业船户享受到入驻转籍的便利,德清港航部门扩大优化外港籍船舶转入多证“一站式”办理服务,根据实际办件需求,申请湖州市交通运输局下放审核权限,优化市外船舶转籍入县流程,健全企业入驻船舶转籍“一事通办”政务服务机制,将企业入驻船舶转籍到投入运行所需要办理的政务事项作为“一件事”,实行“一窗受理、协同审批、全程服务”的办理模式,通过优化流程、简化环节、精简材料、压缩时限,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企业的获得感不止于此。德清还对入驻德清的船运公司给予优惠政策,按照《关于印发德清县加快产业融合推动服务业和建筑业优质高效创新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政策,为水运企业自有本地运力首次达到5000总吨、多用途船、水泥船等新建和转入、货代企业集装箱运输发放补贴1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