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晟昱
2020年,德清法院地信小镇人民法庭正式揭牌,与知识产权审判庭融合运行,获省高院肯定;2021年,地信小镇法庭公开审理全省首例在基层人民法庭开庭的跨区域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从2020年至今,德清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现了大步跨越。近日,地理信息知识产权保护大会在我县召开,会上,浙江地理信息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揭牌成立、“法护知产”在线协同应用2.0启用,不仅是响应全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生动实践,也掀开了“法护知产”的新篇章。
举证难、赔偿低、成本高、周期长,是长期以来横亘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四道“难题”。针对这四道“难题”,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牵头,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发了“法护知产”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性协同应用,以数字化改革系统重塑知产司法与行政保护衔接机制,构建多跨协同、整体智治的大格局,自2022年6月在湖州试点运行,目前已经经过两代升级。其中,“一地侵权+全省预警”就是升级后丰富完善的重要功能之一。不久前,德清法院就通过这一应用,向全省各协作单位推送预警信息,实现一地侵权、全省预警。
德清是杭州亚运会协办赛区。日前,县公安局发现,市民熊某在未经亚运会、亚残运会组委会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制作销售吉祥物,非法获利金额已达入罪标准。公安机关通过“法护知产”在线协同应用向法院、检察院通告相关情况。于是,法院向宣传部、文广旅体局等单位发起重大案件风险预警,建议对涉嫌侵犯亚运会著作权的违法行为开展针对性执法检查,建立起跨部门协同保护网络,同时向公安机关关联推送类案裁判文书及案例分析,并提醒全面、客观、准确收集证据。目前,案件侦破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该案系全省首例侵犯亚运会著作权刑事案件。
随着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审判面临新挑战,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维权也呈现出权利人主体多元化、侵权客体类型和侵权方式迭代更新的特点。探索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法治治理,德清法院先行先试。
北京美好景象图片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创意图片生产商,以创作拍摄适合中国市场的视觉内容及原创素材为主营业务,通过许可他人有偿使用其经营的摄影作品而获得合理收入。去年10月,该公司作为原告将浙江12家企业诉至法院,认为各被告擅自使用其作品的行为,已构成对其著作权的侵犯,侵犯了原告对涉案作品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署名权、获得报酬权。按照“诉源治理”的内在要求,德清法院通过“法护知产”应用,向县市场监管局发起数据协查协作,在得到协查反馈后选取了一件具有代表性的案件,组织原、被告双方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后,德清法院再次通过该应用将剩余11家被告企业案件通过“关联推送”推送至县市场监管局,将原告起诉的12起纠纷一揽子调解解决,各被告在微信公众号删除原告作品,并赔偿被告10000元至30000元不等。同时,该批案件调解后,德清法院通过“知产一件事”机制向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发送司法建议,建议规范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媒介宣传行为,以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下一步,德清法院将继续以“公正效率”为主线,服务大局、服务人民,全面落实“新时代能动司法”,促进诉源治理,为我县奋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更多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