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资金加持 全面升级
——解读中国·莫干山全球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新政

|记者 倪忆雪

3月31日,高新区向全球高层次创业人才发出了中国·莫干山第七届创新创业大赛邀约。“真想不到,公告发出第二天就收到5份报名表!”高新区科技人才局产业科沈佳瑶喜笑颜开。据悉,中国·莫干山第七届全球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4月下旬举办启动仪式和第一场分站赛。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高新区从赛制设置、创赛奖励、资金兑现三方面对大赛进行了全面升级,尤其是奖励扶持力度空前:本届创赛的奖励资助、基金扶持总额将超过5亿元。“拼经济”路上,人才是关键,真金白银邀约,高新区给足诚意。

核心要求:一个关键变化三项评判标准

与往届相比,参赛条件最关键的一个变化就是:参赛团队的领军人才为硕士以上,且为落户后创办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第一大股东。“领军人才必须是其落地企业在法律和实践层面上的‘操盘手’和‘实控人’,原则上持股比例不低于30%,创业大赛主要是面向‘科学家+企业家’复合型创业人才和总部型人才企业。”高新区科技人才局局长陈晓峰说。

哪些项目会更具有竞争优势?创赛的研判标准主要有三项:颠覆性技术、蓝海级市场、爆发式成长,核心就是研值、估值、产值。据悉,创赛设置了三个不同的团队赛道:一是尚未成立或成立公司3年(含)以内的初创型团队;二是成立公司3年以上、5年(含)以内的成长型团队;三是成立公司5年以上、10年以内的成熟型团队。初创型团队重点比“研值”、成长型团队重点看“估值”、成熟型团队重点赛“产值”,处在同一生长期的项目将会在同一赛道上比拼。

奖励升级:金额叠加增长名额不设上限

第七届创赛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奖励翻番”。公告发布前夕,高新区出台《中国·莫干山全球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实施办法(试行)》将扶持资金升级为“大赛奖励+成长奖励+租金奖励+晋级资助”四大礼包,单个项目最高可获得近4000万元奖励。

创赛新政实施后,扶持资金由原来的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三个等次,调整为10万元、20万元、30万元、50万元四个等次的大赛奖励和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600万元五个档次的成长奖励以及3年最高1000平方米场地的租金奖励。“大赛奖励、成长奖励、租金奖励三项叠加,获奖项目可获得170万元-760万元创赛奖励,与原来相比,无论是奖励的下限还是上限都进行大幅度升级。”陈晓峰介绍说,不仅如此,高新区各项创赛奖励还可以与湖州市“南太湖精英计划”各项资助资金叠加,享受“晋级资助”。

“一切向项目质量看齐”是创赛新政的重要方向。获奖名额由原来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的12个“固定席位”,调整为奖项等次名额不限。陈晓峰表示,优质项目是多多益善,针对人才层次高、潜力足的人才创业项目,还会给予5年最高2亿元项目资助的“特别奖励”。

此外,今年还探索更新“创赛+基金”引才模式,在设立1亿元人才创业基金的基础上,同时设立1亿元创赛专项基金,高新区此次“基金引才”火力全开。

赛制优化:兑现方式多样强者直达快享

如何让优质项目快速拿到创赛奖励?高新区通过完善《中国·莫干山全球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资金拨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拨付办法”),分别对大赛奖励、成长奖励和租金奖励三项奖励的兑现流程、兑现条件和提交资料都进行详细说明。

“拨付办法在强化获奖项目‘科技人才属性’‘企业总部导向’的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不同人才项目的产业类型和成长阶段。”陈晓峰说,在获奖项目满足最低门槛的基础上,只要在“研发投入”“设备投入”“主营收入”“实缴税收”“人才集聚”5项中任意一项达标即可兑现一期、二期成长奖励。同时,充分考虑人才创业项目的成长潜力,设立奖金直兑“绿色通道”,获得风险投资300万元、600万元以上的人才创业项目可以破格兑现。

从首站赛至总决赛,战火绵延数月之久,如何保障好优质项目快速落地?高新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设立总决赛“直通车”,专门为分站赛优质项目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且名额不限。

“经过专业评审,足够优质的项目将有机会在分站赛期间就拿到总决赛‘门票’,提前享受或获得170万元创赛奖励,差额部分将在总决赛名次确定之后予以补足。”陈晓峰进一步解释,“‘总决赛直通车’的设立,实质上将每场分站赛都变成了总决赛预赛,优质项目将不需要为总决赛等待数月。”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科技人才局还首次专门制定了统一制式的《创赛实施合同》,对获奖项目的资金用途、业绩目标、权利义务等作了相应约定,充分给予双方法律保障。重塑创赛是为了更大力度地延揽全球创业人才,升级奖励是为了向全球人才发出更有诚意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