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工青妇”志愿者点“靓”文明城

|记者 陈姣

走在大街小巷,一件件“红马甲”、一顶顶“小红帽”点缀其间,成为一道道特别的风景线。在志愿力量加入下,街头文明劝导不停、秩序井然;老旧小区虽旧不乱、整洁舒心;家家户户垃圾分类,庭院赏心悦目……

青年接力助提升

周日,在洛水湿地,洛舍青年志愿者沈芸和河道保洁人员从岸边到水面,一路捡拾垃圾、清理水面漂浮物,干劲十足。经过一上午的劳动,白色垃圾尽收袋中,“水下森林”一览无余。自团县委开展“星期天团干部”系列活动以来,13个镇(街道)千名青年团干部、团员志愿者深入乡村社区,走进田间地头,清扫街巷、捡拾垃圾、走访宣传,用实际行动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实现“日日有动向,周周能提升,处处被覆盖”,努力以创建典范的最大成效迎接亚运盛会举行。

与此同时,广大青年群体志愿行动从未停歇,成为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生力军”。近日,县志愿服务联合会携手清禾公益志愿团体,将“文明大篷车”开进了康乾街道联合村。连续三天,在艺术集市中,24名青年志愿者化身摊主、引导员,把志愿服务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相结合,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推动文明之花开遍乡村。

巾帼助力掀热潮

在舞阳街道,白洪兰发现城山村庙山工业区存在乱晾晒的现象后,便主动找到企业负责人,合力解决这个问题;眼下正是春季防火宣传的紧要期,郑文娟和志愿小分队一起,每天拿着小喇叭巡逻;家住山民村的盛水琴,在庭院里精心培育花草,小小的院子百花齐放,让人不禁驻足欣赏……

她们是“舞阳大妈”,也是“德清嫂”志愿群体的缩影。在“迎亚运、创典范”的过程中,她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其中,以“巾帼红”掀起创建热潮,在全县迅速奏响“掷地有声造声势、喜闻乐见多形式、增光添彩浓氛围”三部曲。

“不是为了创建而创建,而是为了大家生活更幸福而打拼,也要以最美姿态迎接盛会到来。”眼下,全县1.5万名“德清嫂”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发扬“质朴善良无私奉献”的“德清嫂”精神,投身基层治理、家园美化等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解决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中的硬骨头,推动城市文明和百姓生活品质迈向更高水平。

劳模献力强引领

近日,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来到英溪社区,利用业余时间为居民义诊。“我们要真正把好事办好,向市民朋友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亚运盛会的顺利召开贡献自己的力量。”劳模志愿者徐欢说。

人人都是创建主体,人人代表城市形象。连日来,县总工会动员基层工会,充分发挥“车间政委”“红色工匠”等模范个人作用,通过劳模宣讲团、“班前十分钟”“微视频”活动等多种方式,团结引领广大职工从自身做起,争做文明践行者、示范者。截至目前,全县已有各级劳模、工匠等55人申请加入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法律援助、健康义诊、文明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31场次,服务职工群众24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