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让地瓜的藤蔓更长、根茎更壮

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浙江“新春第一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之省,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坚持高水平走出去闯天下与高质量引进来强浙江有机统一。地瓜经济,好像是一个非常新鲜的词汇,但实际上许多人早已熟悉。

“地瓜经济”这一比喻来自200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的引用: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但它的块茎始终是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扩张最终为的是块茎能长得更加粗壮硕大。

从德清可以看到浙江的缩影,历史上就是一个资源小县,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可以说要什么,就缺什么。但是,奇迹就在这里发生了。1978年,德清实现生产总值(GDP)仅1.42亿元,到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达到105.32亿元,至2022年,德清国内生产总值达658.2亿元。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我们每年只能生产一个单位的财富,那么到现在,每年已能生产数百个单位的财富,这样的超常发展,是以前的我们不敢想象的。

秘诀在哪里?地瓜经济就是秘诀。众所周知,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是我国目前的四大经济强省。广东、江苏和山东,在改革开放前期就位于全国前列,广东在1978年位列全国第五,十年后登上第一,至今一直被称为“粤老大”。江苏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基本保持了全国前三的好成绩,进入新时代之后,江苏也从未跌出过前三,被民间称为“苏大强”。山东在改革开放前期势头迅猛,一度冲上了冠军宝座,但随即被广东取而代之。而浙江,在改革开放前期排名远在十名之外,但在1993年之后,稳稳地盘踞在第4名的位置,无人可以撼动。网络上有一张各省市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图,上升最明显的就是浙江。论经济底子,广东、江苏、山东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排名就不差,那时唯有浙江,远远落后于这些兄弟省。当时的浙江没有大量的央企、国企拉动,与邻省江苏差距巨大。在德清,同样面临着先天不足的困难,但我们走上了地瓜经济的路子。一个典型的例子,洛舍一个没有木材资源的农业镇,发展成了木业经济重镇。

德清人熟知这样的故事:改革开放之初,木匠出身的德清人王惠林到上海出差,他发现有的人排了三天三夜才买到钢琴,王惠林萌生了回洛舍造钢琴的想法。但是,造一台钢琴的环节很多,企业实际到手的利润少得可怜,许多人说“造一台钢琴不如养一头猪赚钱”,那么,洛舍的企业家们何以将洛舍打造成了钢琴小镇?原因就在于跳出洛舍看洛舍,跳出德清看德清,跳出浙江看浙江,甚至走向了国际市场,把产业链延伸到了省外、国外。目光放远,方能走得更远,如果把钢琴产业比喻为地瓜经济,把跳出德清、跳出浙江看成地瓜藤蔓的延伸,那么,块茎的坚固代表着立足洛舍发展洛舍,立足德清发展德清。

藤蔓茂盛,根茎更壮。多年来,一些从德清起步的企业为了解决发展的“瓶颈”,不得不跳了出去,但是不管走到哪里,他们深藏着强烈的乡土观念,不仅发展了外面的事业,也再次带旺了家乡的产业。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双总部模式,甚至把总部回迁到了德清。还有大量的杭资企业,将藤蔓延伸到德清,在德清扎根,德清土地让地瓜越长越壮。同时,德清人还不忘走共富之路,德清先后与四川省小金县、贵州省纳雍县、云南省广南县等地建立结对帮扶县,互惠共赢,这也可以看作是地瓜经济的共享共赢运作模式。

现在,我们既要加紧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加快向“专精特新”“未来工厂”转型升级,也要立足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将藤蔓更远地伸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更好对接和满足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走好内外两个循环路子,把“地瓜经济”培育得更优更强。

|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