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德清“三农”实践频频“出圈”

|记者 沈宇翔

以全国第一获评2022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连续四年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先进县;全国数字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德清举行……在一份份荣誉里、在一组组数据中,德清为何能闪耀“出圈”?

数字化赋能农业强

眼下,正是“南太湖3号”虾苗销售季。

早上5点,来自宁波的养殖户金杰来到浙江省水产种业有限公司罗氏沼虾良种扩繁基地,他采购了3000万尾“南太湖3号”虾苗。

车间里,工人们拿着捕捞网,将虾苗打包装箱。“‘南太湖3号’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活率高,养殖成本低。”金杰笑着说,它是农户致富增收的“聚宝盆”啊。

成立于2018年的浙江省水产种业有限公司,依托数字技术,搭建了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软硬件为一体的智慧水产管理服务云平台,覆盖种虾生产、溯源、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降本、增效和保质。

企业总经理徐婧介绍说,以数字赋能农业生产,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生物科技、数字科技双轮驱动下,我们打造了‘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新模式,在赋能产业升级的同时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2022年,该企业共销售7亿多尾虾苗,主要销往江苏、广东、四川等地。

目前,全县建成了11个数字农业示范园区、4100个物联网应用示范点,8个生产基地获评省级数字农业工厂。全县4000余个鱼塘推广应用水产养殖智能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探头植入鱼塘,实时监测溶解氧、PH值和水温,实现自动充氧和精准投饲,10万亩数字鱼虾塘让渔民轻轻松松降风险、增收益,养殖户年均收益增长10%以上。

小乡村蝶变农村靓

新春开年,位于新安镇的三中粮油年产15万吨的绿色食品精制基地项目就已早早开工。项目现场,塔吊林立,运输车辆往来奔忙,工人们正在钢筋绑扎及浇筑工作,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通过项目建设,我们不仅能形成良好的农村产业,还能带动当地村民就业。”浙江三中粮油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郭金强介绍说,该项目计划投资超12亿元,一期主要建设10万吨级的仓储物流系统和日产300吨大米的精加工基地,二期是精炼油加工基地。目前,项目一期主体已完工,二期预计今年8月投产。

产业旺,百业兴。莫干山镇仙潭村以精品民宿闻名,但它的乡村产业并不局限于民宿。近年来,莫干山镇依托“大仙潭”规划建设,以“村集体出资源、国企出资金”的方式,落地了大仙潭宿集旅游综合体、大地艺术装置等一批新业态,从而实现片区由民宿单一产业向农文旅产业生态圈的转变。

据了解,2022年,我县共推进农业千万元以上项目56个,完成投资10.1亿元,其中,农业“大好高”项目21个。如今,德清小乡村经过产业培育,由点及面、连点成线,成了宜居宜业的大花园。

标准地“长出”农民富

正月里,寒冷的天气拦不住游客的热情,下渚湖街道的天际森谷日均接待游客1000人。距离景区不到百米,饶春经营着一家农家乐,火热的乡村旅游给这里带来了不少人气。“以前在外地打工,现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2020年5月,上杨村通过农业标准地改革、集体土地入市等举措,引进“天际森谷山野度假区”大型户外运动旅游项目。同时,上杨村以村庄建设成果及资源入股该项目400万元,每户村民认购一股2万元。“每年有分红,农家乐经营也蒸蒸日上,现在的日子很有盼头。”年前,饶春第二次拿到了2000元的项目分工,心里喜滋滋的。

热土涌春潮,沃野奏凯歌。我县探索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实现了基础设施完善、亩产效益提升,企业、农民稳步增收的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认定农业“标准地”项目五批21个,核定面积104.73亩。完成供地项目12个65.62亩,其中竣工投产项目4个,在建项目8个。

改革大县的德清县,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更是创新制胜。2021年,“宅富通”平台上线,这是全省首个农村宅基地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地破解农村宅基地审批难、服务难、监管难等问题。“宅富通”上线以来,共招引项目落地16个,总投资超60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7856.16元。2020年,全县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8:1。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充满期待的新时代,德清将聚焦“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三大跑道,把农业强、农村靓、农民富的梦想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