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付露波
设备调试与维修、设备网络部署、数字样机与创新设计、数据处理与参数设置……考场上,完成这些工作后,4个小时的比赛时间也飞逝而过,湖州市技师学院智能制造系主任戴凌艳长舒一口气,“紧赶慢赶,总算基本完成了。”回忆起这场比赛,戴凌艳总体感觉时间紧、任务重,非常考验创新性和实用性。
戴凌艳参加的这场比赛是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建材机械工业职业技能大赛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建筑材料)赛项全国总决赛,这场比赛就放在戴凌艳所在的学校——湖州市技师学院举办。
本次赛事由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办。大赛涉及模具、陶泥、电弧丝等三类工种,按照职工组和学生组开展竞赛。经过前期选拔,来自全国各地16支职工组代表队,7支学生高职组代表队,11支学生中职组代表队共计34支队伍参加全国总决赛。
为了准备这场在“家门口”举办的赛事,戴凌艳率领团队提前三个月就开始备赛,“像我们这几位老师,只要没有教学任务就泡在基地训练,学生则停课集训,通过模拟演练赛场的形式,熟悉赛事流程,提升技能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四人在此次大赛中满载而归,职工组的戴凌艳和孙龙分别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学生叶胡平获中职组二等奖、蔡亿晟获高职组二等奖。事实上,自从2020年第一次参加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湖州市技师学院的代表队就连续三届在全国大赛智能制造领域斩获各类奖项。
“我们学校建校之初就开设了智能制造领域的相关专业,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是浙江省品牌专业,今年列入了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戴凌艳介绍,增材制造作为智能制造领域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主要运用3D打印等技术实现“快速成形”“快速制造”,是学校目前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之一。
这几年,为了适应行业需求,湖州市技师学院致力于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增材制造赛项第二届举办的时候,我们就积极参赛,希望通过这么一个全国性的技能人才交流平台,实现以赛促学、学用结合,培养更多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戴凌艳说。
一场赛事为什么能够推动人才培养乃至学科建设?戴凌艳解释,这与大赛的选拨标准密不可分。以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建筑材料)赛项为例,在省赛阶段,考核题目主要侧重建模水平,到了国赛阶段则更侧重创新设计,这也意味着参赛选手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吃透设备运作的原理,还要具备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实现零件“自由制造”。
“围绕大赛,我们吸纳了一批种子选手进行备赛,在大赛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再通过梯队培养,以高年级带低年级的方式覆盖更多的学生,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戴凌艳介绍,学院今年同步配套建设增材制造实训基地,并于10月启动增材制造工学一体化课程的教材编制工作,汇集参赛经验与教学经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式学习,进一步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