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土地制度改革唤醒“沉睡”资源

|记者 徐超超

不知何时起,农村的建设用地被称为“沉睡的资源”,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难题。而从2015年开始,我县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地区之一,统筹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一步厘清了农民、村集体和土地的关系,有效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先行先试,创下多个第一

“农地入市”创下入市第一宗、登记第一证、抵押第一单等“全国第一”,并入选“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和“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在新时代农村土地改革的创新实践中,德清敢闯敢试、勇于创新,以“停不下来的改革”精神,持续推动土地改革走深走实,成为“农地入市”的探索者、推动者。

德清莫干山醉清风度假酒店位于风景秀丽的莫干山镇。由于建在全国首宗入市交易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之上,酒店从开工、建设到营业都被人所关注。

2013年,投资人赵建龙花100多万元买下了南路村山脚下的一幢旧厂房,准备建酒店。但因为当时法律规定该土地只允许集体使用,这块地既没法重新建设,也没法改变用途,整个项目停滞不前。直到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德清暂停实施相关法律条款,开展“农地入市”改革后,莫干山镇镇集体以协议方式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赵建龙,用途为商服用地,成交价307.1万元,顺利唤醒了这块“沉睡的土地”。

而多个第一的背后,是我县为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同等入市作出的努力。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围绕“谁来入市、哪些地入市、怎么入市、钱怎么分”四个核心问题,确立了“建设一个统一市场、平衡两种权利(国家和集体)、坚守四条底线、遵循四项工作原则(政府立制、群众议事、市场定价、收益共享)”的改革路径,构建了“一办法、两意见、五规定、十范本”的政策体系,积极推进改革落地生根。

土地增效,实现富民强村

随着“农地入市”的逐步铺开,改革的红利让越来越多的乡村走上了富民强村的道路。

在洛舍镇东衡村众创园,一座座现代化厂房坐落其中,厂房内部是一幅幅井然有序的生产场景。而在十几年前,这里因为开矿,到处是漫天的尘土和刺耳的噪音。东衡村党委委员杨建伟说,2015年,“农地入市”的改革东风吹进了东衡,为村子转变发展方向提供了思路。

借着这股改革东风,东衡村在回填矿坑上修建了众创园,为周边钢琴、木皮等行业的小微企业提供“孵化场所”。2018年,众创园一期正式完工,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达到了2576万元。

“农地入市”不仅催生出了产业园,也让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位于洛舍镇的恒凯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恒凯,过去一直租用村里的旧蚕场。2016~2017年间,村里推出了180多亩集体“农地入市”,恒凯和另外几家钢琴企业联合拍下68.56亩出让地。

如今,恒凯自建的两幢新厂房已投入使用。“有了自建厂房,场地面积比过去扩大了不少,而且还不用担心被收回,我们是切切实实享受到了‘农地入市’带来的红利。”施恒凯说。

“死产”变活,土地“生金”。截至目前,我县已实现入市290宗,面积2310.2亩,入市成交总额8.53亿元,集体收益6.56亿元,惠及农民群众23.6万余人,初步实现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壮大、产业升级和基层治理加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