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德清融入杭州活动周开幕式现场
|记者 陈明月 整理 通讯员 任茹香
2001年2月,政协德清县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一号提案首次提出“融杭”概念。2003年3月6日,德清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正式把实施“开放带动、接轨沪杭”作为全县的发展战略,着眼于“主动接轨、全面融入、发挥优势、实现共赢”。之后,德清县通过制定《德清县接沪融杭“十三五规划”》和每年的《接沪融杭工作行动方案》,在交通接融、产业接融、要素接融、民生接融、文化接融等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交通接融方面,德清县打造了集杭宁高速、宣杭铁路、宁杭高铁等便利交通体系。2015年12月16日,德清港试运营暨首航仪式举行,德清集装箱运输实现“零”突破;2016年6月15日,上海—莫干山空中旅游航线通航首飞。13分钟高铁达杭州市区,到上海、南京、宁波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均在1.5小时车程以内。至此,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的公铁水空立体交通走廊基本形成。
产业接融方面,德清县大力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和优惠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链布局,成为沪杭产业承接的先行地。湖州莫干山高新区成为沪杭高端产业转移的主平台、创新创业要素集聚的主阵地,逐步建立起以聚焦信息经济、健康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休闲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和改造提升现代物流、绿色家居等一批传统产业,培育通用航空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的“411”产业体系。
要素接融方面,德清县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相继成立上海人才工作站、杭州异地孵化器等人才发展平台;先后引进中国联通华东数据中心、IBM全球再制造中心等20多个重点建设项目。2012年,德清成功建成浙江省唯一的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2013年,全省唯一获省政府批复的省级金融后台基地——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落户德清。2017年11月17日,省科技厅对德清县进行了首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授牌。
民生接融方面,德清县聚焦与沪杭地区的医疗合作共建、教育资源共联、文体事业共兴和民生福利共享,保证民众切实体会德清接沪融杭发展新成果。2007年7月1日,县人民医院与杭州市医保实时联网正式启用;2008年,杭州至德清的K588公交线路开通;2013年,德清率先开通“杭州通·都市圈德清卡”,享受杭州市民卡同等待遇;2016年10月15日,德清县人民政府与上海世外教育服务发展有限公司签订莫干山世界外国语合作办学项目协议;2020年9月,浙工大莫干山校区迎来首批2800余名学生入驻。
在文化接融上,建立与沪杭两地的文化交流机制,积极展示以“钢琴、瓷之源、德清嫂、游子吟”等人文时尚为核心的德清文化。通过“媒体带动、区域联动、行业互动、节会拉动”的方式,成功举办杭州体育赛事、三地活动周、上海德洽会等重大活动,实现三地互利互通、共赢共融。(注:资料来源县委党史研究室和县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