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回眸“十三五”发展 “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回望过去五年,我们办成了一批大事好事难事,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县域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在新时代德清改革开放发展征程上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五年来,我们心无旁骛抓经济、促发展,实现了综合实力的稳步攀升。

地区生产总值从392.5亿元增加到544.1亿元,年均增长6.5%,人均生产总值接近2万美元,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从66.64亿元增加到116.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7.36亿元增加到67.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1.8%、12.4%,财政工作受到国务院、省政府督查激励。进入全省工业强县二十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9家、累计达806家,新增上市公司4家、累计达11家,规模工业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972.9亿元和197.6亿元,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超30万元、年均增长18.5%。地理信息、人工智能、通航智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成功举办,地理信息产业营收连续六年翻番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41.4%、64.2%。

五年来,我们保持定力拓平台、强创新,实现了赶超动能的厚积成势。县域平台组团式发展格局全面构建,莫干山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从全国第92位跃升至64位、居全省第三位,莫干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省级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停不下来”的改革品牌在全国打响,累计承担省级以上重点改革144项。创新型县域建设走在前列,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72%提升至3.34%、列全省县域第二;23家高端研究院引进落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83家增加到275家,省级科技型企业从239家增加到883家,培育入选省级以上领军人才数量从14名增加到90名,总量均列全市第一。

五年来,我们内外兼修重统筹、提品质,实现了城乡面貌的精彩蝶变。

高水平推进县域整体格局更新,中心城区框架在“东进、南拓、西改、北延”中不断拉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市率先收官,“三合一”场所集聚的“私营城”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创成省“基本无违建县”。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展览中心等城市地标建成落地,乾元旧城有机更新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四横九纵”多元立体交通网不断完善,累计完成交通投资248亿元。乡村振兴领跑领先,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实现“六连冠”,A级景区村庄实现全覆盖,所有村年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以上。

五年来,我们久久为功守青山、护绿水,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

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五水共治”连续六年夺得大禹鼎,全域剿灭劣V类水体,县控以上断面水质全部保持Ⅲ类水以上,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达100%。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减排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县,率先实现省级森林城镇全覆盖。“德清实践”入选践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典范案例。

五年来,我们不忘初心惠民生、保平安,实现了小康成色的全面增亮。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42662元、24934元提高到62225元、38357元,年均增长7.8%、9%,收入比从1.71:1缩小至1.62:1。户籍制度改革33项城乡差异政策全面并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12%和99.6%。教育资源扩容提质,新建、改扩建学校26所,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获国务院通报表扬,组建武康、新市两大健保集团,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94岁。“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形成,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三治融合、五位一体”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德清嫂”区域品牌等典型做法走在全省前列,平安德清实现“十五连冠”,成为全省首批夺一星金鼎县区。

“十四五”发展总体要求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为统领,以湖州“一四六十”工作体系为指引,以高质量赶超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续写改革创新再出发、接沪融杭再深化新篇章,高品质建设国际化现代山水田园城市,率先推动全县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奋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精品窗口”,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排头兵。

“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

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到2025年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力争突破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力争突破2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10%、4.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奋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活力德清、实力德清、开放德清、数智德清、美丽德清、幸福德清,形成建设“重要窗口”的“精品窗口”、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排头兵的系统性突破性标志性成果。

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1 始终把创新驱动作为首位战略

树牢创新致胜理念,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打造人才引领优势、创新策源优势、产业创新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不断完善全域创新体系,培育发展“新时代德清模式”,大力引聚全球顶尖人才,力争实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省级科技型企业数双翻番,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前20强,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示范县,努力把德清打造成为“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

2 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深化“东—中—西”县域平台化发展格局,高新区、经开区分别进位到全国高新区第一梯队和全省开发区30强,将莫干山度假区打造成为长三角国际一流山地度假典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和未来产业布局,全力打造地理信息、北斗时空、人工智能、通航智造深度融合的千亿产业集群,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0家。

3 始终把数字变革作为关键突破

全面落实省委数字化改革“1+5+2”工作体系,创新推进全域数字化治理试验区建设,以数字赋能推动制度体系系统性重塑、治理效能整体性提升、发展环境集成式优化,全力打造整体智治的县域样板。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动公共基础数据、企业生产数据、消费服务数据、贸易流通数据融合应用,形成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链接,让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4 始终把开放融通作为重要支撑

深刻把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纳入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管理建设等重大机遇,以地理信息为链接,切实提高国际事务参与度、贡献度,着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推动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稳步提升,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核心区。持续提升高端资源集聚、协同、联动能力,全面推动由“单向承接”向“双向赋能”升级转变,努力成为畅通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县。

5 始终把绿色生态作为最靓底色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全省率先建成“无废城市”,实现县控以上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水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以上、城乡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全面呈现全域美丽大花园的山水画卷。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确保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平居全省前列。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加快全产业美丽生态经济发展,推动“更多好风景兴起新经济”,让绿水青山流光溢彩。

6 始终把共同富裕作为根本追求

落实富民惠民安民新举措,以实施“1+5”组织力提升工程为统领,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率先实现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全面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居民持续普遍增收,全面消除村集体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下相对薄弱村。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基本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健康德清,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文化软实力,让老百姓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娱有所乐。加快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不断提升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提高城市本质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