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仙潭村:掀起返乡创业热潮

|记者王永新程昊

莫干山镇仙潭村,位于莫干山北麓,青山环抱、溪水潺潺,与美不胜收的生态环境相映衬的,还有村里一栋栋精致的“别墅”,大部分都是颇受都市人青睐的高端民宿。“全村有120多家民宿,80%由返乡创业者开办。”仙潭村党总支书记沈连根颇有些自豪地介绍道。

见到村民沈兰兰时,她正忙着和家人一起在家门前的小溪边铺设细软沙石,“要给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戏水平台。”沈兰兰的家去年刚刚实现“蜕变”,改造成了北欧风格的高端民宿,计划在今年5月1日正式营业。

“之前我在湖州工作了19年。”沈兰兰直言,看着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民宿生意火热,去年她下定决心回来,投入300多万元将自己家进行了改造。

望着眼前一幢幢由旧民居、旧厂房等改建而成的精致民宿,仙潭村党支部书记沈连根感慨道,“搁七八年前,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当时的仙潭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村民以发展毛竹、生猪、水果等传统农业为主,劳动力近一半在外务工。

返乡创业的热潮究竟是如何掀起的?莫干山“洋家乐”的兴起让村民们重新认识到家乡依山傍水的天然优势,县里各类扶持政策、镇上组织相关培训、村里美丽乡村建设也成了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村民沈蒋荣是仙潭村返乡开民宿“第一人”,当天,他的民宿里还聚集了其他五位返乡创业人员。“过两天我们就要召开返乡创业协会第一次会议,骨干人员先碰个头。”今年2月,全国首个村级返乡创业协会在仙潭村诞生,沈蒋荣被推选为协会会长。“我们将积极发挥协会的作用,给在外务工的年轻人提供各种创业信息、培训和服务。”他透露,第一次会议上,大家不仅将深入探讨本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方向,还将盘点返乡创业碰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分享经验、互促发展。

如雨后春笋般“落”成的民宿也给更多仙潭村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去年6月,一直在外从事餐饮工作的徐国良回到家乡,到莫梵当起了后勤总管,儿子徐志铖去年中专毕业,也在家门口当起了民宿管家。如今,仙潭村在外务工人员已经缩减到1/4。

开民宿动辄投资几百万元,也有一批返乡创业者量力而行,在民宿配套中寻找商机。此前常年在外从事农场管理工作的郎臻炎便在2015年回到仙潭村,在30余亩土地上办起了一家小型农场,与村里多家民宿达成战略合作,提供新鲜瓜果蔬菜配送,民宿客人也能上门体验采摘休闲游。“有点供不应求,今年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郎臻炎喜滋滋地说道。

漫步仙潭村,除了高端民宿,去年新建成的文化礼堂、游客集散中心、1.5公里游步道、成片花海,精致无处不在。由荒坡改建的花海下方,约20亩土地都是村民用于种植蔬菜的自留地,比较杂乱,眼下已经有施工人员进场作业,经过统一规划,将把土地整齐分割,村民们依然可以在土地上种菜,整片区域却将变成一处蔬菜公园,为村里再添一景。

村里的历史景点仙人洞、无相寺正在整修,碧坞龙潭的景区修复即将启动,“今年我们计划打造10个景点,冲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沈连根坦言,乡村旅游开启了仙潭村的富民强村之路,还将要不断改善村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为返乡者夯实创业基础。

↘记者手记

过去的仙潭村,由于交通不便、产业单一、设施落后,留不住人,不少青壮年都选择了到外谋生,将家乡的绿水青山留在了乡愁中。如今,越来越多在外打拼或者求学的人选择了回家乡发展,不仅是因为莫干山民宿业的蓬勃兴起,更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和政府扶持政策的精准跟进。

这也促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人才回归,保障了农村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也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探寻”乡村的发展。

仙潭村之所以能掀起新时代“上山下乡”新热潮,也有赖于良好的创业氛围,成立了全省首个村级返乡创业协会,提供各种回乡创业信息、培训和服务,使家乡真正成为百姓圆梦的地方。

如今,村庄都在越变越美,仙潭村的发展路径或许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如何破解人才瓶颈,为乡村发展注入激情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