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德清》消息 (记者 朱宇飞 通讯员 曹利月)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突破100家,达到了139家。成员7974个,带动农户46391户。
武康镇双燕村村民周新一是上柏早园笋的贩销大户,从18岁起就已经开始了早园笋的贩销生意。随着我县山伢儿早园笋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山伢儿早园笋专业合作社的稳步提升,省著名商标“山伢儿”带来了我县早园笋市场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我县各级政府到上海中央农产品批发市场联系“山伢儿”早园笋销售专柜等大力推介举措,使上海各大农产品市场对山伢儿早园笋格外青睐。如今,已经做了将近三十年早园笋生意的周新一还在从事着“山伢儿”早园笋产业。
与山伢儿早园笋抱团赴沪闯市场一样,禹越镇的“黑里俏”牌黑鱼也黑压压地统销到杭州、宁波等各大水产批发市场,其操盘者当然就是我县徐越黑鱼专业合作社。这个拥有100多名社员,最多时带动340户农户养殖黑鱼的专业合作社,其黑鱼年销售额一度突破1.5亿元,成为我县农产品的一个支柱产业。如今,以专业合作社带动的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统一饲料、统一品牌,由专业合作社投资建造的黑鱼市场已经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黑鱼专业市场之一,专人统一销售专业合作社的黑鱼。合作社负责人高根其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今年行情比去年肯定好,估计能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目前我县像徐越黑鱼专业合作社那样统一销售农产品达8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有61家。
作为我县一家龙头专业合作社,雷甸镇国兴瓜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佘国兴说,种植西瓜虽然还不能发财,但至少也能让农民社员有一份相对比较稳定的收入。国兴瓜菜专业合作社里有个叫戴卫民的雷甸镇光辉村村民,今年四十多岁,四年前干的是漆匠,听说种西瓜好,就决定加入国兴瓜菜专业合作社,与佘国兴一起种西瓜。因为看中了国兴西瓜的品牌优势和管理、技术优势。他们合伙种植了100亩左右的西瓜,当年就获得了好收成。如今一年的收入至少在40000元以上,种西瓜的劲头也越来越大,还追加了种瓜的基础设施投入。
县农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通过认定的县级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48家,其中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4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