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天泉寺古银杏


◎朱炜

“成仙铁冶飞神剑,礼佛天泉洗热肠。”这是《莫干山志》作者周庆云的诗,举剑池铸剑、天泉寺礼佛为莫干山焦点事件,将两千年前的剑师与一千年前的禅师奉为莫干山开山之祖。在《莫干山志》“天泉山”下,周庆云特为之注:“山下平原有天泉寺,寺外银杏二,其一大可数抱,寺左僧墓累累,植柳杉数十株,皆数百年物也。寺右为后坞村,烟火百余家,饶田畴,为山乡繁盛之区。”而林学家梁希更在咏《天泉山麓古树》诗中说,“当年莫干炼剑时,此树此山已如此。”

在莫干山漫漶的时光里,总有一些亮起来的树。古树之美,在于形,在于色,在于韵。对于银杏树,秋始为春计,欣赏过其无比绚烂的金黄后,更想领略其春意盎然、欣欣向荣。能称之为古树,必定是树龄在一百年以上,而树龄长者可达千年。年代久远,必经历沧桑,抗拒风雪,甚至遭遇战火,现仍生机勃发。除了银杏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得益于世人的精心守护,因而承载着太多故事。环莫干山,后坞村、庙前村、仙潭村、四合村、大瑶村等村,散布着数十棵古银杏树。比如庙前村的祖孙古银杏,并列四棵,明崇祯年间栽,乡邻赛社,齐集树前,被视为“社树”;又比如仙潭村碧坞村的夫妻古银杏以及郎家村上官的古银杏,被视为“许愿树”。一棵古树,就是一个村落的根,一片山林的魂。

自来名山都有梵刹。天泉寺,位于莫干山天泉山麓后坞村坎上,实为莫干山地区有记载的最早寺院,旧有见山台、西流涧诸胜。追溯天泉寺的历史沿革,南朝梁大同中,惟正禅师开山,初名永光院。一说是宋建隆二年(961),吴越王钱俶建。宋大中祥符四年(1101),皓月禅师重创,改名天泉院。明洪武九年(1376),永镇禅师重建。清康熙年间,雪萍健禅师中兴。清光绪初,复建。

“后坞村边午后鸡,天泉寺里日初低。山头百道潺湲水,流过溪桥尽向西。”此为清康熙初武康知县吴康侯着青鞋、策瘦杖游天泉山留题天泉寺僧舍的诗。寺僧笑其有胜情更饶济胜之具。当周庆云效仿吴康侯,身体力行踏遍莫干山名胜古迹后,作《莫干山考》,历数环莫干山的古刹,直言“后晋天福且建浮图于山巅,永光、延真皆古之寺观,或创自萧梁,或兴于李唐,他若普济、无相、宁境、资福,亦宋元以前伟大建筑。”考普济庵,在三桥埠;无相院,又名莫干院,在莫干山仙潭村;资福寺,即铜山寺,在莫干山何村。莫干山天池寺重建后,周庆云又作《天池寺禅宗记》,不忘提及“四山名刹,如天泉肇于梁,石颐兴于唐,双髻建于宋,铜山创于石晋”。乃有天泉、石颐、双髻(高峰)、铜山、天池为莫干山五大丛林之说。而后坞故老相传,天泉寺亦分上下院,类铜山寺,今遗存者为天泉寺之下院。缘此,有时不免想,庙前村之庙,或非指山之一隅的朱藤庙,更像是指山之一区的天泉寺,天泉寺前为庙前村,天泉寺后为后坞村。

周庆云居莫干山期间,不只一次造访或路过天泉寺。1926年夏,周庆云偕夫人张清河、十一女周延禄游天泉寺,作《游天泉寺记》:“行至溪声将尽,远树葱茏,乃僧塚前所植。柳杉数十株,高可参天,不知为何代何僧之涅槃。其右为天泉寺,寺门有银杏二,其一更大。老僧云,来山六十年,厥树未见加大,与天池山门二株相勒,元明物也。问殿宇存废,则云未遭粤匪之劫,年久坍损者有之,祝融税驾者有之。光绪中叶,渐次建复,佛殿苟完,庄严粗具。左有楼屋,原可息足,唯不自整饬,致尘垢满目。僧年七十有六,俭啬自持,课一小沙弥,怡然自得。闻之村农,寺有稻田数十亩,竹山可伐千帖,若刻意经营,不难复旧日规模。梵天多一清净之地,即空山增一游观之区,况有古木流泉不烦点缀,而自成幽胜乎?”银杏树,又名公孙树,历一甲子,树围未必加粗。周庆云所遇老僧,即天泉寺住持安兰禅师,居寺七十年。天泉寺寺产颇多,安兰禅师每得田租金及卖毛竹钱款,就在银元上盖上一个兰字,聚而藏之,多次发生钱财被盗之事。这大概就是周庆云所指的“俭啬自持”了。1936年,安兰禅师圆寂时,邻近村落有五六百人前来送别,场面隆重。此后,元启禅师接任天泉寺住持。

1929年秋,周庆云与莫干山村里长姚月卿、莫干山警察所长杨逸才发起募捐重建天泉寺山门及庙侧添造房屋,莫干山白云山馆主人黄膺白认捐洋二百元。黄膺白怎么也想不到若干年后,天泉寺的山门成了莫干临时中学的校门。天泉寺,因寺名冠以天字号,躲过了太平天国之劫,却难抵抗战烽火。据莫干临时中学学生胡文经撰文《炮火鸣闪验声光——忆抗战时“武康补中”的学习及其它》,1941年1月,莫干临时中学迁至后坞天泉寺。寺大殿正厅做食堂兼会堂,廊庑楼上下做宿舍,床铺为竹制的两层大通铺,有的床紧挨着菩萨,勉强辟了几个教室和办公室,再无多余房间。课外活动就在树荫下僧塚间进行。此地虽相对隐蔽,但战争气氛仍很浓,长期有抗日军队驻扎,常与师生联欢、打球,并同到几里外拖毛竹来修校舍、建营房,有位塘栖的同学戴良达被驻军走火而伤腿。另,据莫干临中学生、百岁老人沈义芬口述,他在天泉寺上过一年半学,拿毕业证的时候,天泉寺还在,包括大殿和辅房。大殿内中间的佛像被隔成一间屋,确保里面佛像不受损。大殿两边各有一个教室,其中之一就是自己所读的春季毕业班教室。大殿后面是学校搭的大草棚,大草棚的右半部分也设有一个教室,大殿东北侧一幢二层楼楼下还有一个教室,楼上则分男生寝室和女生寝室。1942年初,学校得到日军可能进犯后坞的情报,临时决定提前进行毕业考。几天后,日军到后坞扫荡扑空,恼怒之下放火烧了天泉寺大殿。天泉寺被毁后,仅剩下东北侧的二层楼。

1951年1月下旬,后坞土地改革会议选择在天泉寺举行,在大殿内搭一个台。入夜,后坞村民怀着火热的心,点着火把,走三四里路来到天泉寺。不久,天泉寺原寺产与民同享。

千年天泉寺宛若一部莫干山发展的变迁史。从天泉寺所遗大殿柱础,犹可想见当年这座古刹的宏规,而寺外嘉木密林已无迹可寻,唯山门旁二株古银杏巍然——靠南的是雄树,靠北的是雌树,村民称之为“夫妻树”,虽数遭雷电,仍翠叶蔽荫。待每年深秋,双树金黄灿烂,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前来。百年前,莫干山避暑客未必一睹过此壮景;近年,后坞成为莫干山民宿集聚区之一,银杏树,香水井,见者吉祥,更蕴藏生生不息的力量。